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破军 > 织声万户

织声万户(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朔北善长弓,我南梁良将精卒伤亡于此的不在少数,军中急救,矢镞深陷血肉,医者不敢动手,若是将士能贴身着丝绸内甲,丝线缠箭头,抽动丝线就能取箭,减少因伤而亡的人,亦是南梁之幸。”

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王楚溪纤手玉腕一挥,颁布新桑田税法,织女行万户。

当然这项举措她并未交由晏昭去办,反而问起了晏昭金匮之事。

至尊之位不好做啊,哪个做到上面的人狐疑猜忌之心都不会少。

王楚溪肯将权交给他,是出于信,迫于势,怀疑产生了,晏昭想,她要将权收回些了。

“当是时也,南梁风雨飘摇,晏卿临危,掌四尊金匮,广开天下言路,为民生做主,可否做到公正无私呢?”

“晏卿监管的金匮中可有接到一封诉状,陈诉一位名叫赵成才的牢头。区区牢吏,贪墨受贿之数万两之多,听说他还有个儿子,名叫赵小泉,文采远播巷邻。牢狱下吏,不识道与业,不知其子师从何人?”

“微臣不才,正是赵小泉的启蒙先生。”

王楚溪故作恍然笑称:“那晏爱卿可得好好查一查,金匮所举说不得就是邻里妒其贤,有意诬告投之呢!”

四年前直来直去的君臣,心怀忐忑难安尚且爽快坦荡,如今的君臣,倒要字字打机锋了。

晏昭伏拜长跪,双手交叠于地,额头贴手背,恭道:“臣无私心,然有失察之罪。”

料想赵成才这样的人,犯不下滔天罪行。老头贪墨常有,渎职者少,然此等罪责,可大可小。

放大了说,革职查办,没入贱籍,往小了说,没人理会,上头有人罩着,这不是什么大事。

但王楚溪知道,晏昭是说出“法之必行”这种话的人,他不能杀死他自己。

顾及与赵小泉的师生之情,他又不能真的将赵成才逼上死路。

王楚溪为敲打他,区区一个牢头不至于叫她逼得晏昭左右为难。

“金匮本就由你监管,此事全权交由爱卿处置。一介小吏而已,晏卿既与其子有师徒名份,量刑自可随尔从宽从严。”

晏昭称是,但他要是真的从宽处置了,王楚溪今后还不一定怎么牵制他。

稍稍敲打过后,朔北和关清仍然如鲠在喉,王楚溪不得不提。

“孤承继南梁大统,朔北新大君称要遣使者来送贺礼,孤想起来,忘了给大君准备贺礼,晏卿以为,遣何人出使朔北为好?”

晏昭默了一默,倒是有个好的人选。

一则他们少时好友,再则出使之意自为两国友邦交好,官路通商非一日之功,但互市能更快地消弭仇恨,而且此人身份还不能太低,以彰尊荣。

此人,简直就是为关清量身所设。

女帝未必不知,但要她为关清正名封王,她应当不会同意,晏昭也就不去触这个霉头了。

“晏卿莫忘了朔北大君是何人,总不好叫旁的人为你料理遗留下来的麻烦。”

晏昭自认为还没到再见萧回的时候,或可说,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他,见到的是不是他。

但君有所命,莫敢不从。

晏昭将行千里,也得把天都的事处理好了再说。

晨露未晞,天将欲曙。

天都城东边小吏居住的院落,执刀的玄武军查封府院。

晏昭在旁,心绪微生波澜,他听闻,赵成才所收钱财,达官显贵者,他并不是丧良心的恶人。

然律法之正,不容有瑕,赵成才有此一日无可申辩。依南梁律法,贪墨所得归入国库,没收家产,徒三年。

可怜留赵小泉一子,流落漂泊。

念在恩情一场,晏昭命人私下去寻赵小泉,找了半月有余,终于在天都西向的庙宇中找到了半大的少年。

赵小泉一听是晏昭的人,本来撒腿要跑,他食不果腹,居无定所,自然跑不过壮丁护卫,最后只能默默收起东西,跟晏昭走了。

到了他家中,赵小泉不吃不喝,也不与人交谈,晏昭拿他没办法。

恰逢蒋承议幼子满月宴席在即,廿二日已到,恐怕最迟这月底,晏昭就得动身向北去了。

赵小泉今才十四五,自小长在亲人身边,今后要孤身在天都,他不放心。于是决定带他去蒋承议家的宴中,多少叫人知道,这个孩子是他的学生。

照拂与否,晏昭不敢说有这么大脸面,只盼他日子能稍好些。

赵小泉不一定不理解晏昭的苦心,但小少年爱恨太分明,总是容易伤及自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