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主动归顺!坚实的第一步!(2 / 2)
阿木闻言,眼中露出惊叹之色,激动地比划着:“我们部落住在海边,前几日看到殿下的‘海上巨兽’(指明军战船),比咱们部落最大的渔船大十倍,像移动的城池一样!我们知道,这样的船,整个部落一辈子都造不出来。殿下的部落,一定很强大!”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恳切:“我们渔木部落靠捕鱼为生,也会造小船,可小船经不起风浪,遇到大风暴就会翻船。若是归顺殿下,我们想学习造大船的技术,想让族人能安全地在远海捕鱼,再也不用怕风浪。”
朱棣这才明白——渔木部落世代以捕鱼为生,日常出行、获取食物全靠船只,对船只的依赖远超以耕种为生的禾田部落、以采金为生的黑石部落。
他们平日里使用的都是用整根树干挖空制成的独木舟,或是用藤条捆绑木板拼成的简易小船,不仅载重量小,还经不起大风浪,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每次出海捕鱼都像在赌命。
而明军的战船,船体高大如城,船板厚实坚固,还有风帆助力航行,甚至配备了能抵御风浪的船舵与稳定结构,这种规模与工艺是他们连想象都不敢想象的“海上巨兽”。
明军战船的出现,让他们清晰地看到了双方的实力差距——大明拥有他们无法企及的技术与力量,与其抗拒,不如主动归顺。
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学习这种先进的造船技术,造出能在远海安全航行的大船,彻底摆脱对风浪的恐惧,让族人能更安全、更高效地捕鱼,不再受限于近海的微薄渔产,这才是他们主动归顺的核心原因。
“好!本王答应你的请求!”朱棣心中大喜,渔木部落主动归顺,不仅能为松江湾增添熟悉当地海域的劳动力,更能借助他们的捕鱼经验与造船基础,加速渔产开发与水师建设,“从今日起,渔木部落便是大明的子民。本王会让工匠教你们造大船,也会给你们铁制的渔网,让你们能捕到更多的鱼。但你们也要遵守大明的规矩,协助咱们建设松江湾,守护这片海湾。”
阿木听到朱棣愿意传授造船技术,还会提供铁制渔网,激动得站起身,对着朱棣深深鞠躬:“多谢殿下!我们一定听话!一定好好协助殿下!”
随后,朱棣让人带着阿木参观大明战船,当阿木看到工匠们打造的战船龙骨与细密的渔网时,眼中的敬畏与兴奋更甚。
他当即决定返回部落,将全部族民迁往松江湾附近居住,方便学习技术与协助建设。
看着阿木离去的背影,朱能笑着说道:“殿下,没想到咱们在美洲的第一个部落归顺,竟如此顺利!”
朱棣点头,眼中满是期待:“渔木部落熟悉海域与造船,对咱们开发松江湾至关重要。这是个好开端,后续咱们要好好待他们,让其他部落看到归顺大明的好处,这样才能更快地在美洲站稳脚跟。”
夕阳西下,松江湾的营地传来阵阵敲打声,湿地边的渔棚里挂满了新鲜的海鱼。
朱棣站在海湾边,望着平静的海面与忙碌的人群,心中充满了信心——有渔木部落的协助,松江湾的渔产与造船业定能快速发展,而这里作为金陵湾的南部屏障,也将成为大明在美洲最坚固的海防据点之一。
属于他这位燕王的美洲霸业,正从这一刻开始,稳步筑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