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决意出兵!大将军朱高炽!(2 / 2)
可就在众人以为朱元璋会任命傅友德或冯胜为统帅时,朱元璋的目光却越过众将,落在了站在百官末尾、神色平静的朱高炽身上。
这一举动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连傅友德与冯胜都面露诧异——谁也没想到,朱元璋竟会将目光投向朱高炽!
朱高炽也微微一怔,但很快便反应过来,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孙儿在。”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孙儿,语气郑重:“炽儿,此次出兵安南,你提出战略布局,对安南局势也了如指掌!朕决意任命你为征南大将军,总领二十万大军出征安南;傅友德为左将军,协助你制定作战计划,指挥陆军作战;冯胜为右将军,负责粮草调度与后方补给,同时筹备南洋水师的战船与兵员。尔等三人,需同心协力,务必一举荡平安南乱局,完成郡县安南之任!”
此令一出,全场哗然。
原本喧闹的御武楼前瞬间安静了片刻,随即响起细碎的议论声,不少官员脸上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谁都没料到,陛下竟会将二十万大军的统帅之位,交给年纪轻轻的朱高炽。
有几位资历较深的文臣当即上前半步,似乎想开口劝阻:毕竟朱高炽太过年轻,虽此前有生擒蒙古大汗的功绩,但那是在开阔的草原,与安南的作战环境截然不同,实在难当统帅重任。
更重要的是,让他统帅二十万大军出征,一旦出现差错,不仅会损兵折将,还会延误郡县安南的大计,实在太过冒险。
即便这位胖殿下曾经生擒蒙古大汗,证明过自己的军事天赋,但这一次征讨安南却完全不同。
毕竟安南不比草原——草原地势开阔,适合骑兵冲锋,战术相对直接;而安南境内山林密布,河流纵横,还有湿热的气候催生瘴气,士兵很容易染病,行军、作战都要面临诸多难题。这种复杂的地形与环境,需要熟悉南方战事、懂得应对瘴气与山地战的沙场老将才能统兵,稍有不慎,大军就可能陷入困境,甚至遭遇惨败。
还有官员私下嘀咕:傅友德曾平定云南,对西南地形了如指掌;冯胜久经沙场,擅长统筹调度,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两位老将都比朱高炽更适合担任统帅。
让朱高炽挂帅,即便有两位老将辅佐,可军中大事最终需他决断,若他经验不足,误判战局,后果不堪设想。
可不等有人开口,傅友德已率先拱手:“臣遵旨!定辅佐胖殿下,荡平安南!”
冯胜也紧随其后:“臣遵旨!必保障粮草供应,不误战事!”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众将,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孙儿谢皇祖父信任!此次出征,定不负皇命,荡平胡季犛势力,将安南纳入大明版图,为后续经略南洋奠定根基!若有失职,甘受军法处置!”
看着朱高炽坚定的神色,又有傅友德与冯胜两位老将辅佐,众臣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纷纷躬身行礼:“臣等遵旨!愿助征南大将军荡平安南!”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高声道:“好!即日起,傅友德率五万精锐从云南出发,直取安南西部重镇;冯胜即刻前往广西,筹备粮草与战船,同时在登州、泉州等地选拔水师兵员,筹建南洋水师;炽儿坐镇广西中军大营,统筹全局,待兵力集结完毕,便全线出击!朕在南京,静候尔等凯旋!”
“臣等领旨!定不负陛下厚望!”朱高炽、傅友德、冯胜三人齐声应道,声音响彻御武楼前。
阳光洒在众人身上,铠甲与旌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一场关乎大明南方疆域的征战,就此拉开序幕;而朱高炽这位年轻的征南大将军,也将在安南的战场上,开启他为大明开拓疆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