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636章 定策!两位老将军的牺牲!

第636章 定策!两位老将军的牺牲!(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升龙府的密信快马加鞭送到冯胜与傅友德军中时,两人正在帐中研究地图。见是朱高炽亲笔墨迹,冯胜立刻屏退左右,傅友德则紧锁帐门,二人围坐案前,逐字逐句地研读起来。

密信中,朱高炽将诱杀贵族番主与陈朝宗室的计划和盘托出。

两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越看越心惊,手中的信纸都微微颤抖。

冯胜捋着花白的胡须,低声感慨:“两位殿下年纪轻轻,手段竟如此狠辣!这连环计一环扣一环,不仅要将安南的地头蛇一网打尽,还要把所有脏水都泼到胡季犛身上,真是……真是算无遗策。”

傅友德面色凝重,指着重广平镇的字眼:“计划虽妙,却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天下人并非傻子,我军十数万大军围追堵截,却屡屡让胡季犛逃脱,还恰好每次都让他能找到贵族宗室的聚居地!时间一长,难免有人会怀疑是我军故意纵容。一旦流言四起,不仅会动摇我军军心,更会让大明的‘正义之师’名声受损。”

冯胜点点头,深以为然:“傅老哥所言极是!两位殿下只想到了如何清除障碍,却忽略了人心向背的细节。咱们得想个办法,给这个计划补上这个缺陷,不能让两位殿下的心血白费。”

他们征战沙场数十年,深知舆论的重要性。

明军此次出征,打的是“吊民伐罪、恢复陈朝”的旗号,若是被人戳穿是借刀杀人、蓄意屠灭安南本土势力,不仅会激起安南百姓的激烈反抗,甚至可能引发其他藩属国的猜忌,动摇大明的宗主国地位。

两位老将军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担忧。

他们知道,这个计划的漏洞必须弥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两人沉默片刻,皆是人老成精,瞬间便有了主意。

傅友德压低声音:“不如……咱们演一场戏?”

“演戏?”冯胜挑眉。

“对,演戏。”傅友德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外界不是疑惑我军为何剿不灭胡季犛吗?咱们就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就你我二人不和,为了争抢平定安南的首功,暗中互相使绊子!他追击时我故意放慢速度,我设伏时他故意泄露消息,才让胡季犛屡屡逃脱!这样一来,所有的质疑都会转移到你我身上,与两位殿下无关。”

冯胜愣了一下,随即拍案大笑:“好主意!还是傅老哥想得周全!只是这样一来,你我二人的名声可就毁了。到时候,陛下即便不惩处我们,恐怕也会让我们解甲归田了。”

傅友德目光一怔,随即释然地笑了:“解甲归田也好。你我征战一生,从濠州起兵到平定四方,现在大明国泰民安,也该歇歇了!常遇春、邓愈、徐达三位老兄弟都已相继病逝,李文忠也重病卧床,怕是时日无多。我们这一批开国元勋,也确实到了该交棒的时候了。”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唏嘘:“两位殿下年轻有为,有勇有谋!将来大明的江山,终究是他们的!这些脏活、累活,还有这些骂名,理应由我们这些老家伙来背,不能脏了他们的手。”

冯胜闻言,心中也是一阵感慨,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几十年前。

那时候,他还是个懵懂少年,跟着朱元璋在濠州起兵。

身边是徐达、常遇春、邓愈、李文忠这些意气风发的兄弟,大家一起吃不饱饭,一起睡草堆,一起拿着简陋的兵器,跟元军拼杀。

那时候的日子虽然苦,却充满了希望。

大家都相信,总有一天,他们能推翻元朝的暴政,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徐达沉稳老练,是他们的主心骨,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从不退缩;常遇春勇猛无敌,号称“常十万”,冲锋陷阵,无人能挡;邓愈年轻有为,心思缜密,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好建议;李文忠是上位的外甥,却一点架子都没有,跟他们亲如兄弟,打起仗来也毫不含糊。

他们一起打下南京,一起平定陈友谅,一起消灭张士诚,一起北伐大都,一步步把大明的旗帜插遍了天下。

可如今,常遇春早在洪武二年就病逝了,年仅四十,那时候他们还在北伐的路上,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邓愈也在洪武十年去世,走的时候才四十一岁;徐达是他们中最长寿的,却也在去年离开了他们,但死前是笑着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