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秋冬耕战(1 / 2)
“赵相在后勤调度上功不可没。“
赵旉转向赵鼎,语气缓和下来。
“至于诸位...“
他的目光扫过主和派官员。“国难当头,不分主战主和,皆当为社稷尽力,秦相素有才名,未来还要多为国事操劳。“
这话听似褒奖,却让秦桧如坐针毡,他慌忙叩首:“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与殿下隆恩!“
片刻后,太监冯益走了过后,表示陛下赵构在垂拱殿接见太子殿下。
当赵旉踏入垂拱殿时,赵构正对着精忠报国的御笔屏风出神。
殿内熏香浓郁,却掩不住帝王身上散发出的疲惫。
“皇儿回来了。“赵构转过身,脸上挤出笑容,目光却落在赵旉披风上未化的雪粒。
“大同收复,皆是皇儿与诸将之功。“
“皆赖父皇洪福,将士用命。“
赵旉躬身行礼,余光瞥见御案上翻开的绍兴和议草稿,那是秦桧三月前送来的,建议割让河南之地,换取议和。
赵构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随手合上卷轴:“皇儿,收复河东、河北已是不世之功,眼下粮草紧缺,不宜再扩大战线...“
“父皇所言极是。“
赵旉立刻接口,“儿臣此次部署,正是以固守为主。“
他展开随身带来的舆图,指着灵州一线。“对西夏只做蚕食,断其与金人的联系。”
“对金国则加固防线,同时开垦荒田自给,绝无冒进之意。“
赵构盯着舆图上的红色标记,那是宋军正在推进的屯田区。
良久,他才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如此甚好。既然皇儿已回,便开始监国吧,朝中事务,你多费心。”
说罢,他起身走向内殿,龙袍的下摆扫过赵旉的舆图,将代表灵州的朱砂点拂得模糊不清。
赵旉刚离开垂拱殿,秦桧便匆匆来到偏殿。冯益正捧着赵构用过的茶盏,见他进来,皮笑肉不笑地说:“秦相可是要谢恩?“秦桧顾不上寒暄,低声问道:“公公,陛下...对太子监国,是何态度?”
冯益将茶盏重重放在案上,茶水溅出几滴:“秦相还不明白?太子打了胜仗,陛下能如何?”
他凑近秦桧,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不过嘛...陛下刚才翻来覆去看那屯田图,嘴里念叨着养虎为患呢。”
秦桧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踉跄着后退一步,撞在屏风上,上面的和字被他的冷汗洇出暗痕。
“那...那太子刚才说的未来还要多为国事操劳...”
冯益冷笑一声:“秦相是聪明人,该知道怎么选边站了吧?”
当秦桧失魂落魄地走出偏殿时,正看见赵旉在邱羽陪同下走向东宫。
太子殿下的玄狐裘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腰间九龙玉带的龙首正对着他的方向,仿佛一只俯视猎物的猛兽。
秦桧猛地打了个寒颤,想起冯益的话,终于咬咬牙,朝着赵旉的背影深深一揖,他知道,大宋的风向,已经彻底变了。
次日,垂拱殿的铜钲声穿透晨雾时,赵构的御笔诏书正由内侍省加急誊抄。
黄绢上“自今日起,太子赵旉监国,军政庶务咸听节制”的朱批尚未干透。
辰时三刻,紫宸殿的金吾卫刚换过班,赵旉已在蟠龙御座坐定。
当值的起居郎惊觉今日殿上少了往日的窃窃私语,秦桧、王次翁等人缩在班列末尾,连抬头看御座的勇气都无,唯有赵鼎站在丹陛前,展开一卷桑皮纸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