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第一次华山论剑(1 / 2)
华山之巅,云海翻涌如怒涛,寒风自北壑倒卷而上,卷起千山暮雪,凛冽如刀。
黄裳负手立于悬崖边,衣袂随风翻飞,目光悠远,穿过那层层云涛,思及三十年间无数个日日夜夜。
三十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眨眼而至,黄裳已至百岁高龄,须发皆白,面容却依旧清矍,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隐隐透出几分沧桑与孤寂。
忽然,他耳尖微动,只听山道上传来极轻的脚步声,若非他修为精深,几乎难以察觉。那脚步声如落叶坠地,轻盈间不带一丝痕迹。
来了么!
自那日与秦守一别之后,黄裳不再迷茫,苦心钻研《万寿道藏》,遍览皇宫武功典籍,终从万千道藏中领悟出一套独门内功——《九阴真经》。
苦练二十多年,终于成为一代绝世高手。
然欣喜若狂之际,正欲寻当年仇家报仇雪恨时,却发现,昔日明教众高手如今都已满头白发,垂垂老矣。三十年间,他日日夜夜都在想着报仇雪恨的那一天,可如今,仇人何在?
想当初,黄裳踏入记忆中的明教总坛时,脚步微微一滞,目光所及,尽是断壁残垣。
昔日巍峨的山门如今只剩下几根残柱,正殿的屋顶塌了一半,露出灰蒙蒙的天空。
一个老妇坐在门口,衣衫褴褛,头发花白,正低声自言自语,声音沙哑破碎,发出似乌鸦般的声音。
“这位婆婆……”,黄裳多年未曾张嘴说话,突然间开口,嗓音竟吓了自己一跳。
那老妇听见声音,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没有丝毫焦距,嘴角扯出一丝古怪的笑意。
“呵呵,你叫谁老婆婆呢?你的年纪比我还大吧!”老妇的声音尖锐刺耳,带着几分嘲讽。
黄裳闻言,心中一震,这才恍然意识到,自己这些年只把复仇挂在心上,全然没有留意时间的流逝。三十年恍然一梦,只道那天惨状还发生在昨日,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沉声问道:
“敢问这里可是明教总坛?”
“是!”
“教主呢?”
“早死了!”
“.......”
“长老呢?”黄裳的眉头紧锁,手指微微蜷起。
“也死啦!”老妇的声音依旧平淡,似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弟子呢?”黄裳的声音已有些急促。
“都跑了!”老妇讥讽道。
黄裳的呼吸微微一滞,心中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住,快步上前,一把抓住老妇的肩膀,急切问道:
“明教教主他!……”
“教主?”老妇歪着头想了想,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迷茫,“你是说方腊的那个孙子?二十年前就死了,练功走火入魔,七窍流血而死,哈哈哈哈!”
“其他弟子也都被朝廷所灭,逃的逃,死的死,现在就剩下老身一个人了,哈哈哈!”老妇的笑声在空旷的废墟中回荡,显得格外凄凉。
黄裳的手无力地垂下,指尖微微颤抖。三十年的执念,在这一刻突然失去了方向,踉跄着后退几步,靠在斑驳的柱子上,背脊微微佝偻,仿佛一瞬间苍老了数十岁。
夕阳的余晖透过破败的屋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黄裳望着那些阴影,突然觉得一阵眩晕。
他想起三十年前的那个夜晚,火光中父母孩子倒下的身影,想起这些年来每一个辗转反侧的长夜,想起自己日复一日的苦练……
“都死啦!……”老妇还在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几分癫狂。
黄裳无力地跪倒在地,双手撑在地上,指尖深深嵌入泥土中。报仇?向谁报仇?那些仇人,有的已经死去,有的垂垂老矣。
三十年的光阴,带走了太多东西。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与无力,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所有的力气都无处发泄。
忽然,他猛地抬起头,双眼通红,愤然盯着那老妇。这里不还剩下一个余孽吗?他的手掌微微抬起,内力在掌心凝聚,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变得凝重起来。
缓缓走到那妇人身边,正欲将其毙于掌下,却瞧见其花白的头发,空洞的眼神,脸上的皱纹如沟壑般深深刻画着岁月的痕迹。
黄裳的手掌停在半空,心中只感到一片迷茫。杀了她又怎样呢?她本来也没有多少日子可活了,留着她才是对她最大的惩罚。
缓缓收回手掌,眼中的怒火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茫然。转身离去,脚步沉重,背影在夕阳下拉得极长,与这片废墟融为一体。
老妇依旧坐在那里,低声喃喃:“都死啦,都死啦……”
声音在风中飘散,渐渐消失在这片荒凉的废墟中。
暮色渐浓,山风更加冷了,黄裳紧了紧衣服快步走下山,向东奔去,在路上狂奔之际,想及秦守当年和自己所说的话,想明白时就去华山看看吧!
黄裳这才一路朝华山赶去,至于能不能见到秦守,其实黄裳自己也不抱什么希望,自己好似又回到了那个茫然无助的时期。
思绪拉回现在,黄裳回头望去时,只见秦守依旧站在那里,身影如终年积雪的华山一般,和三十年前没有丝毫变化。
“怎么样,报仇了吗?”秦守微微一笑,似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浅声问道。
面对秦守的关心,黄裳面无表情,只是轻轻摇头,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
“要茶还是要酒?”秦守忽然问道,语气轻松,如同两人只是在闲话家常。
黄裳听秦守说出这般没有来由的话,心中微微一愣。
这雪山之中,寒风凛冽,四周尽是皑皑白雪,又去哪寻茶和酒呢?但他并未多问,只是略一沉吟,低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