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贺表来了(九)(2 / 2)
海瑞的目光平静地落在那份奏疏上,眼神深处却燃烧着一种近乎殉道者的坚定火焰。
前番陕西之行的奏疏被“留中”,如同一盆冰水,浇醒了他最后一丝幻想。
陛下并非不知情,只是不愿理会,不愿变革,宁愿沉浸在西苑的香火和万寿宫的奢华之中。
哀莫大于心死,但海瑞的心死之后,诞生的并非绝望,而是更为决绝的勇气。
既然寻常的劝谏无法上达天听,无法触动天颜,那么,就必须选择一个无法被忽视的时机,用一种无法被“留中”的方式,发出雷霆之声!
万寿宫建成,陛下志得意满,百官争相上表歌功颂德——还有比这更完美的时机吗?
在这片阿谀奉承的浪潮中,一道截然不同的、直刺核心的诤诤之言,将如同黑夜中的闪电,刺目无比,再也无法被轻易掩盖或忽略。
所有所谓的“意外”、“耽搁”,皆是他海瑞的精心算计。
他就是要等到最后一刻,等到赵贞吉乃至所有人都为这份缺失的“贺表”焦头烂额之时,才将其交出。
届时,这份“贺表”必将被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关注度,直送御前。
你可以说他海瑞迂腐,不懂变通;可以说他刚直,不容于世;但你绝不能说他愚蠢。
若论圆滑世故、揣摩上意,他海瑞未必不会,他只是不屑!
他心中自有一套高于官场潜规则、高于个人安危荣辱的“道”——那是传统士大夫烙印在骨子里的信念:文死谏!
百年积弊深重,君父沉迷玄修,怠政奢靡。
若不能在此刻挺身而出,直言极谏,他如何对得起自幼苦读的圣贤书?
如何对得起母亲谢氏“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宁为直折,不为曲全”的谆谆教诲?
嘉靖皇帝于他,如君亦如父。
见君父行差踏错,渐行渐远,身为臣子,岂能坐视不言,苟全性命?
纵然前方是刀山火海,是诏狱酷刑,是身败名裂,他海瑞也要闯上一闯!
要以这满腔赤血,撞响这暮气沉沉的王朝警钟!
他早已遣散家眷,自备薄棺,后事已了,此身已无挂碍。
海瑞缓缓抬起手,指尖轻轻拂过奏疏的封皮,动作轻柔,却带着千钧之力。
他不是在抚摸一份文书,而是在触摸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命运,乃至……这个王朝或许仅存的一丝清明可能。
他听到了院外传来的急促马蹄声和嘈杂人声。
他知道,无论是谁,他们都来了。
海瑞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扬起一丝冷峻的弧度。
时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