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机会(下)(2 / 2)
“开海之事,牵涉太广。东南沿海,豪族势家,盘根错节,多少人的身家性命系于走私之利?朝堂之上,与之暗通款曲者,又岂在少数?其力合则足以掀风浪,其势联则足以蔽圣听。纵然朕允你前去,你一介勋臣,手握兵权、财权、海事权,孤身深入其间,欲断人财路,犹如独虎闯入狼群……彼等明枪暗箭,百般阻挠,甚至……朕远在京师,恐亦难护你周全。这……才是真正的难处。”
他终于将最深层、最无法明说的阻力,隐隐点了出来——那是一个庞大的、由地方豪强、不法官员、乃至朝中某些势力共同构筑的利益共同体!
触动它,引发的反弹将是整个体系的!其凶险程度,远甚于真刀真枪的倭寇!
这一刻,嘉靖帝的犹豫是真实的。
他并非看不到开海的可能好处,但他更深知其背后的政治风险。
这已远超海瑞个人的死谏,而是可能动摇整个东南乃至朝局稳定的大动荡!
陈恪听出了皇帝语气中那细微的松动与深深的忌惮。
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
成败,在此一举!
他猛地深吸一口气,竟不顾病体虚弱,向前踏出一步,重重跪倒在嘉靖帝面前!
这一次,他的动作带着一种决绝的、近乎殉道般的悲壮!
他抬起头,目光如两簇燃烧的火焰,直视着九五之尊,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带着穿透一切迷雾的坚定与力量:
“陛下!臣岂不知前路凶险,步步杀机?然则,陛下适才亦曾为海瑞之疏所撼,深知天下积弊已深,非猛药不足以去疴!如今大明,外有强虏环伺,内有灾荒连连,国库空虚,民力疲敝,正如舟行逆水,不进则退!甚至……则覆!”
“开海通商,取倭银以实国库,练水师以靖海波,此乃或许能为我大明搏来的一条生路!纵是虎穴狼窝,臣亦愿往!陛下!”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泣血般的恳求与无畏的勇气:
“陛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臣,愿为大明,为陛下,再搏此一条生路!”
“海刚峰以死明志,血谏君父!臣陈恪,不敢惜此残躯,愿以身为刃,为陛下劈开这海上迷途!恳请陛下……圣断!”
话音落下,书房内死一般的寂静。
嘉靖帝僵坐在椅中,面无表情,唯有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死死地盯着跪在脚下、脸色苍白却目光灼灼的臣子。
海瑞的影子,仿佛与陈恪的身影在这一刻重叠。
一个似以笔为刀,血溅丹墀,直指君过。
一个欲以身为刃,远赴惊涛,搏击虎狼。
都在逼他。
都在将他推向那条他本能想要回避的、充满未知与风险的变革之路。
良久,良久。
嘉靖帝缓缓闭上眼,发出一声极轻极轻的、仿佛抽空了所有力气的叹息。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眼中已是一片冰冷的、近乎虚无的平静。
他没有看陈恪,只是望着窗外那彻底吞噬了光明的、浓重如墨的夜色。
“你……先好生养病吧。”
皇帝的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
“此事……容朕,再思之。”
说完,他站起身,拂了拂袍袖,不再看地上的陈恪一眼,缓步向门外走去。
黄锦立刻无声地趋前,为他引路。
常乐慌忙在门外跪倒。
嘉靖帝的脚步在门口微微一顿,侧头,对常乐淡淡道:“好生照料他。”
随即,身影便融入了门外的黑暗之中,只留下一室烛火,以及跪在地上不知结局究竟如何的陈恪。
皇帝没有答应。
但……
他也没有像过去那样,直接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