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 第550章 淡如水

第550章 淡如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最后,陈恪才去拜会了真正掌握南直隶地方行政实权的最高长官——应天巡抚,刘玺刘老中丞。

巡抚衙门比兵部衙门显得更有生气些,但也透着一股沉暮之气。

刘巡抚年近古稀,须发皆白,脸上布满了岁月刻下的沟壑,但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深处,却不时闪过一丝历经宦海沉浮淬炼出的清明与洞彻。

他没有在花厅见客,而是在一间堆满文卷的书房接待了陈恪。案头一盏清茶,烟气袅袅。

“靖海伯年少有为,声震朝野,老朽在江南亦素有耳闻。此番调任南都,实乃朝廷重用,江南兵备,日后还需伯爷多多费心。”刘巡抚的声音苍老而缓慢,带着江南口音,语气平和,听不出太多情绪。

陈恪拱手,姿态放得很低:“老中丞言重了。晚辈初来乍到,于南直隶风土人情、军政事务皆属陌生,日后还需老中丞多多提点教诲。恪必当谨守本分,尽力辅佐老中丞,处理好分内之事。”

一番官场套话,波澜不惊。

刘巡抚微微颔首,目光在陈恪脸上停留片刻,仿佛在审视这位年轻人话语中有几分真诚。

随即,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超然:“老朽年迈,精力不济,已向朝廷上了乞骸骨的折子。这巡抚的担子,也挑不了几天了。伯爷正值盛年,锐意进取,是好事。江南之地,看似平静,水下亦有暗流。伯爷……好自为之。”

这话说得颇有深意。

既点明了自己即将离任、不愿多事的态度,也隐晦地提醒陈恪此地并非坦途。

他没有给予任何实质性的支持承诺,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刻意的阻挠,仿佛陈恪的到来,于他而言,只是仕途终点前的一段无关紧要的插曲。

陈恪心领神会,再次躬身:“多谢老中丞指点。晚辈省得。”

会见在一种心照不宣的平淡中结束。刘巡抚甚至没有留饭,客套几句后,便端茶送客。

回到暂时下榻的官驿,阿大禀报说已在城中寻得几处不错的宅院,地段、格局都颇合宜,询问陈恪是否前去看看,或可买下作为伯爷在南京的府邸。

陈恪站在窗前,望着驿馆外秦淮河上往来的画舫,以及远处隐隐可见的、笼罩在春日烟雨中的钟山轮廓,缓缓摇了摇头。

“不必了。”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应天,非我久居之地。购置宅院,徒耗银钱,亦显累赘。寻一处清净的客栈,包下一个院落,够日常起居、处理文书即可。”

阿大略有不解:“伯爷,您如今是南京兵部堂官,长期居住客栈,是否……有失体面?且也不够安稳。”

陈恪转过身,目光深邃:“体面不在于宅邸豪奢,而在于所行之事。这南京兵部左侍郎的椅子,坐不长久。我真正的战场,不在这留都的官衙之内,而在……”他的目光投向东南方向,仿佛能穿透重重屋宇,看到那波涛汹涌的海洋,“……在苏州,在松江,在那通往海外的口岸之上。此地,不过是个暂时的落脚点,一个观察局势、联络各方的枢纽罢了。”

阿大顿时了然,不再多言,立刻去安排陈恪吩咐的事宜。

陈恪独自留在房中。

窗外是六朝古都的繁华与喧嚣,但他心中却一片澄澈。

他清楚地知道,嘉靖帝将他放在南京这个位置上,给予“开海”之权,其用意绝非让他沉溺于留都的官场应酬。

那所谓的兵部职权,不过是层掩护,一个方便他行事的身份。

他必须尽快跳出这留都的桎梏,将目光和精力投向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东南沿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