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高空抛物2(1 / 2)
这时,方梅,那位来自晨报的记者,来到了服务中心。她一直关注着高空抛物这个社会热点问题,听说青山县兴华普法法律服务中心在处理一起高空抛物纠纷,便想进行采访报道,希望能借此引起社会对这一问题的更多关注。
方梅在了解了调解的进展后,提议道:“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媒体的力量,向公众普及高空抛物的法律后果,这样既能让更多人了解法律知识,也能给这些住户施加一定的舆论压力,促使他们配合调解。”
戴世龙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和方梅一起策划了一期关于高空抛物法律知识的专题报道。报道中,不仅详细解读了民法典中关于高空抛物的相关规定,还列举了一些类似案件的处理结果。
报道一经发布,立刻在青山县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市民纷纷在网上留言,谴责高空抛物这种危险行为,也有不少人表示支持法律服务中心的工作。那些原本不愿意配合调解的住户,在舆论的压力下,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在周万发的再次努力下,住户们终于同意坐下来继续协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大家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共同给予王强一定的经济补偿。
就在大家以为这件事即将圆满解决时,一个意外的情况出现了。一位名叫李华的住户站了出来,声称自己找到了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证据。原来,李华家在事发当天安装了一个智能摄像头,正好记录下了花盆坠落的瞬间,画面显示花盆并不是从他家扔出来的。
戴世龙和周万发仔细查看了李华提供的视频证据,确认无误后,根据法律规定,李华无需承担补偿责任。其他住户得知这个消息后,又开始担心自己会多承担赔偿份额,调解工作再次陷入了混乱。
此时,司法局退休人员周万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虽然没有律师证,但在司法系统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人脉。他联系了一些法律专家,对类似情况进行了咨询,并根据专家的意见,提出了一个新的补偿方案:按照楼层高度和住户数量等因素,重新分配补偿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