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善意之殇1(2 / 2)
周万全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研究张忠民整理的资料;戴世龙在白板上梳理法律关系,写下 “组织者责任”“驾驶员义务”“受惠人过错” 等关键词;方梅闻讯赶来,开始跟踪报道,试图挖掘事件背后更多细节。
舆论的漩涡
方梅的报道《青山县:一场善意邀约背后的责任之争》一经在《青山晨报》刊登,瞬间引发热议。网络上,# 好意施惠出事故谁担责 #的话题热度飙升。有人指责李强:“明知自己喝了酒还开车,就该负全责!” 也有人为李强叫屈:“好心捎人,又没收钱,凭什么要承担这么大责任?” 更有法律爱好者在论坛展开激烈辩论,探讨好意施惠与侵权责任的边界。
舆论的压力让李强几近崩溃,他多次找到孙丽,想要私下和解,但提出的补偿金额与孙丽的预期相差甚远。“我丈夫后半辈子都毁了,这点钱够干什么?” 孙丽情绪激动。而刘刚的家人也加入声讨行列,双方矛盾不断激化。
艰难的调解
戴世龙决定先尝试调解。在法律服务中心的调解室,周万发组织李强、孙丽及双方亲属进行面对面协商。调解室内气氛压抑,孙丽含泪控诉:“你们的疏忽,让我和孩子的天塌了!” 李强低着头,不停道歉,但提到赔偿金额时,他无奈地说:“我开农家乐投入了不少钱,实在拿不出太多。”
周万发拿出整理好的法律条文和案例,耐心解释:“根据法律,作为聚会组织者和驾驶员,您在共同饮酒后,对搭乘的刘刚负有安全保障义务。而刘刚未系安全带,自身也存在过错,这会影响责任划分。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协商出合理方案,才是对双方负责。” 但因赔偿金额分歧过大,调解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