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征途(2 / 2)
他曾在京师城下,以“良乡大捷”,稳定了人心,初步树立了威望;
他曾在北疆塞外,以“朵颜大捷”,收复了失地,震慑了蒙古诸部;
他更在不久之前,以“遵东奇捷”(即遵化、三屯营大捷),大破建奴十五万主力,彻底打破了“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再加上南下平定“三王之乱”的赫赫战功……他这个原本在历史上“偏安一隅、最终亡国”的崇祯皇帝,如今,竟也已然成为了大明军中,一个近乎于“战神”的象征!
他知道,自己……早已厌倦了这后宫之中的勾心斗角,也厌倦了这朝堂之上的繁琐政务与无尽党争。或许,也只有在战场之上,在那金戈铁马、血火交织的征途之中,他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自己还“活着”!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他才能暂时逃离这政治的泥潭,并借着战争的契机,去不断地调整和巩固自己的权力格局!
就在崇祯皇帝准备下令,安排此次东征的具体事宜之时,一个出人意料的身影,却再次……出班,跪倒在地!
是都察院御史,史可法。
崇祯皇帝见状,眉头微微一皱。他以为,这位有些“迂腐”的“直臣”,又要像上次那般,以“土木堡之变”为例,来一番“撞柱血谏”,劝阻自己亲征。
却不想,史可法此次,却并未再提“亲征”之事。
他只是叩首道:“陛下!圣驾远征,少则数月,多则经年。国不可一日无君!为安天下臣民之心,也为确保京师朝政之稳固,臣……恳请陛下,能在此次出征之前,正式册立太子殿下,监国!于您亲征期间,代君听政!!”
立太子监国?!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们都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了站在御座之旁,那位同样是面露惊愕的、年仅十七岁的太子——朱慈烺!
所有人都知道,当今这位陛下,自“登基”以来,因种种原因,对这位太子,素来是……颇为冷淡的。
然而,崇祯皇帝的反应,却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他不仅没有斥责史可法的“多事”,反而……竟当场应允了!
他看着底下那位同样是有些不知所措的太子,脸上竟露出了一丝罕见的、属于父亲的温和笑容,并破天荒地,当众赞扬道:“史爱卿所言,甚合朕心!”
“太子慈烺,虽年岁尚幼,然近来聪慧仁孝,勤于学业,颇有长进!朕以为,他……已可堪国之大任!!”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皇帝……竟会当众,如此盛赞太子?!这……这简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崇祯皇帝知道,自己此举,必然会引发无数的猜测。但他,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来向所有人,尤其是那些还心怀鬼胎、试图在他离京之后,在京中兴风作浪之人,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朕与太子,父子同心!大明的储位,稳如泰山!尔等……休要再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史可法,在听闻皇帝竟真的采纳了自己的建议之后,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他知道,自己终于……从以往那个只会“撞柱血谏”的“愣头青”,真正地,成长为了一名能够以文辞、以策略,来影响国策的“能臣”!他在朝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也必将因此而……水涨船高!
一场因边关兵变而引发的东征讨逆之战,竟在皇帝陛下的亲自导演下,意外地,促成了一次……关乎国本的储位稳定与政治布局!其帝王心术之深沉,之难测,让所有人都……再次为之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