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 > 第439章 阴奉阳违

第439章 阴奉阳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更微妙的是,市政府办公室开始以“优化工作分工、提高行政效率”为名,对几位与秦风工作联系较多的副秘书长的分管范围进行了微调。一些原本顺畅的协调渠道,变得迂回曲折起来。

这种“断流”和“隔离”的策略,悄无声息,却极大地削弱了秦风的工作臂膀和信息网络。秦风对此心知肚明。他不再寄希望于正常的人事程序,转而更加倚重刘玉凤那条隐秘的战线,以及周文在公安系统内部建立的技术通道。同时,他要求现有的团队成员精诚团结,提高独立作战能力,将外部依赖降到最低。

项目推进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需要多个部门协同解决的突发问题。以往,秦风主持协调会,基本能当场拍板,明确责任和时限。但现在,情况变了。

例如,项目区域内发现一处疑似历史建筑遗迹,需要文旅、规划、住建等部门联合现场勘查认定。会议照常召开,各部门负责人也都到场,态度客气。但谈到具体责任和时限时,场面就变得微妙起来。

规划局说需要先由文旅局出具文物价值初步评估;文旅局说需要规划局先明确该地块的规划属性是否允许调整;住建局则表示需要等前两家意见明确后才能介入保护方案设计。大家互相尊重,言词礼貌,引经据典,都强调按程序办事,但就是无法形成有效决议,最后往往只能形成一个“继续深入研究”的会议纪要,问题被无限期拖延。

这种“合法拖延”比公开对抗更令人头疼。秦风面对这种局面,不再强求当场解决。他会后分别找几个关键部门的副职或具体经办人,进行非正式沟通,了解真实卡点,寻找绕过障碍的变通路径,或者将问题直接提交给周海洋书记批示,借助上层权威打破僵局。他不再轻易召开大规模的协调会,避免给对手提供表演“程序游戏”的舞台。

市里的主流媒体对文旅项目的报道依旧积极正面。但在一些边缘的、网络上的渠道,开始出现一些耐人寻味的声音。有“专家”撰文讨论“大型文旅项目要警惕过度投资带来的财务风险”;有“网友”爆料称项目拆迁存在“隐形不公平”;有“业内人士”担忧项目运营后可能对本地传统商业造成“毁灭性冲击”。

这些声音音量不大,角度刁钻,看似理性探讨,实则不断释放着怀疑和焦虑的信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舆论氛围。它们像蚊子一样,叮咬不致命,却让人烦躁不安,分散精力。

秦风对此置若罔闻。他指示宣传部门,坚持主渠道、主旋律的宣传基调,用扎实的工作进展和透明的信息发布来对冲杂音。对于具体的质疑和爆料,不予公开回应,避免陷入无休止的争论,而是暗中核查信息来源,做到心中有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