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 > 第475章 入驻市政府

第475章 入驻市政府(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江泉市的深秋,天高云淡,空气中带着一丝清冽。省委组织部的红头文件,便在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面,在江泉政坛激起了千层浪。文件正式任命:秦风同志任江泉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提名为江泉市市长候选人;刘玉凤同志任江泉市委常委,提名为江泉市常务副市长候选人。紧接着,市人大常委会议程紧凑,迅速履行了相关法律程序,予以全票通过。

尘埃落定,大局已明。这场牵动无数人心弦的人事布局,终于揭晓了答案。这意味着,以周海洋为班长的市委,和以秦风为班长的市政府,将携手带领江泉,翻开新的一页。

任命下达的当天下午,秦风正在市环保局监测中心,与专家们一起分析雾江最新一期水质监测数据。秘书杨小波脚步匆匆地走进来,尽管努力克制,但眉宇间的激动仍难以完全掩饰。他俯身在秦风耳边低语了几句,将一份刚从机要通道取来的文件复印件轻轻放在桌上。

秦风的目光扫过文件上那几行关键的黑体字,握着数据报告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恢复了平静。他面色如常地对专家们说:“各位辛苦了,数据很有价值,我们下次再详细讨论后续治理方案。” 然后,他整理了一下桌上的材料,对杨小波说:“回办公室。”

走出监测中心大楼,秋日的阳光迎面洒来,有些晃眼。秦风坐进车里,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这一刻,他等待已久,也为之奋斗已久。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反而是一种更加沉甸甸的感觉压上心头——那是一种名为“责任”的重量。王力书记的殷切期望,周海洋书记的鼎力支持,江泉数百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雾江那亟待彻底澄清的江水……千头万绪,最终都汇聚到了他即将扛起的这副担子上。

几乎在同一时间,正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的刘玉凤,也接到了市委办的正式通知。她站在熙攘的门诊大厅一角,听着电话里的内容,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欣慰,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坚定。她平静地回复:“好的,我知道了。谢谢。” 挂断电话,她继续完成了既定的调研行程,只是步伐似乎更加沉稳有力。

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在市委礼堂举行。会场庄严肃穆,主席台上方悬挂着鲜艳的国旗和党旗。台下,全市副处级以上干部济济一堂,每个人的表情都严肃而专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期待与审视交织的氛围。

会议由市委书记周海洋主持。省委组织部一位副部长到场宣读了省委的任免决定,并做了简短讲话,对秦风和刘玉凤表示了肯定,也对新班子提出了殷切希望。

当周海洋宣布“请新任市委副书记、市长候选人秦风同志讲话”时,全场目光瞬间聚焦到那个站起身来的身影上。秦风今天穿着一身深色西装,白色衬衫,没有打领带,显得干练而不失亲和。他步伐稳健地走到发言席前,先向主席台鞠躬,再向台下与会者鞠躬。

没有过多的客套和感谢,秦风开门见山,声音清晰而有力:

“同志们!省委的决定,我坚决拥护、完全服从。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感谢江泉干部群众的接纳和支持。站在这个新的岗位上,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全场,继续说道:“今天,我不想讲太多空话、套话。我想和大家谈谈心,谈谈我对江泉未来发展的思考,也谈谈我们这届政府未来要努力的方向。我的想法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六个字:民生优先、绿色发展。”

这六个字一出,台下立刻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和窃窃私语。有人颔首表示赞同,有人面露惊讶,也有人眉头微蹙,陷入沉思。这无疑是一个清晰而强烈的改革信号,与过去某些片面追求Gdp增速的发展思路形成了鲜明对比。

秦风没有理会

“为什么要把‘民生优先’放在首位?”他自问自答,“因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要改变的,是那种‘数字很好看,但群众获得感不强’的状况。未来的工作,一切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来衡量。我们要更加关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这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有限的财力更多投向民生领域,努力让江泉人民的钱包更鼓、笑容更多、生活更踏实!”

他的话语朴实,却掷地有声,引发了台下许多基层干部的共鸣。

“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秦风语气变得更加凝重,“雾江的教训是惨痛的,我们不能一边创造着财富,一边破坏着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环境。江泉的未来,绝不能建立在环境污染和生态透支的基础上!我们要的是‘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把生态环保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底线,大力培育绿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修复生态环境,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雾江的水清起来,让江泉的天蓝起来,这不仅是还历史旧账,更是为未来奠基!”

他将雾江治理与绿色发展紧密联系,指向明确。接着,他话锋一转,谈到了工作作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