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 > 第479章 市政府会议

第479章 市政府会议(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省委对张伟、王建国任职的批复,如同最后一块关键的拼图,嵌入了江泉市新一届政府的权力架构之中。张伟正式就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分管工业、国资、安监;王建国就任副市长,分管农业农村、乡村振兴。至此,以秦风为班长的市政府领导班子宣告组建完成。新班子面临的第一个重大考验,便是审议即将到来的新一年度的财政预算草案。这份预算,不仅是一堆枯燥的数字,更是新政府施政理念的试金石和风向标。全市上下,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看这位高调提出“民生优先、绿色发展”的秦市长,如何将口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源分配。

市政府一号会议室,椭圆形的会议桌光洁照人。这是新班子第一次全体亮相的常务会议,气氛不同于往常。新任的常委副市长张伟坐在秦风左手边第二个位置,神情中带着几分锐气和期待;新任副市长王建国坐在对面,面色沉稳,目光专注。其他几位副市长、秘书长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悉数在座,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本厚厚的预算草案摘要。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审视与不确定的凝重气息。

上午九时整,秦风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会议室,在主位坐下。他没有过多的寒暄,目光扫过全场,开门见山:“同志们,今天是我们新班子第一次常务会议,核心议题只有一个:审议明年度的财政预算草案。这份预算,将决定我们新一年工作的方向和力度。我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立足江泉发展大局,提出真知灼见。”

会议室的空气瞬间绷紧。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较量,即将开始。

会议首先由市财政局局长汇报预算草案的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汇报稿显然是精心准备的,措辞严谨,数据详实,总体上延续了往年的框架和基调: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但在“促发展”一项中,依然包含了几个规模可观的传统基建项目和一些行政部门的设备更新、楼堂馆所修缮计划,这些项目往往与“形象工程”、“政策工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财政局长汇报完毕,会议室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几位资历较老的副市长,如分管城建、交通的副市长,面露赞许之色,微微颔首,显然对这份“稳妥”的方案感到满意。他们习惯于在既有框架内分配资源,任何大的变动都可能触及他们分管领域的利益。

秦风没有急于表态,他看向张伟:“张伟同志,你是新进班子的,又分管经济工作,谈谈你的看法。”

张伟早有准备,他扶了扶眼镜,语气清晰而直接:“秦市长,各位同志。我认为,这份预算草案‘稳’有余,而‘进’不足。尤其是在体现市委市政府‘绿色发展、民生优先’的新战略方面,力度远远不够!”他语出惊人,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他指着草案中的几个具体项目:“比如,这几个传统基建项目,投资巨大,但边际效益递减,对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的直接拉动作用有限。相反,对于雾江流域深度治理、环保技术创新补贴、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职业技能培训、老旧小区改造等关键领域的投入,却显得捉襟见肘。这种资源配置,与我们的新思路是脱节的!”

张伟的发言,像一块石头投入水中,激起了涟漪。几位老资格副市长的脸色微微沉了下来。

分管城建的副市长李副市长忍不住开口了,语气带着惯有的沉稳和一丝不以为然:“张市长刚来,可能对江泉的实际情况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些基建项目,是经过多年论证的,对拉动Gdp、改善投资环境至关重要。而且,很多项目已经立项,前期投入不小,现在突然叫停或者削减,会造成巨大浪费,也会影响政府信誉。发展,还是要讲究循序渐进嘛。”

他的话,代表了一部分习惯于原有路径依赖的干部的想法。

紧接着,另一位分管文教卫的副市长也委婉地表示:“民生投入很重要,但也要量力而行。财政蛋糕就那么大,如果大幅削减其他领域的投入,可能会影响一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机关的正常运转。改革,还是要稳妥一点好。”

会场上的保守声音开始聚集,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他们试图用“稳妥”、“现实条件”、“历史延续”等理由,来维护现有的利益格局。

这时,王建国副市长清了清嗓子,用他特有的带着乡土气息的朴实语调说道:“我同意张市长的部分看法。别的领域我不太懂,但就农业农村来说,预算里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扶持的投入,确实太少了。乡村振兴,不能光靠口号,得有钱办实事。农民增收,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投入。” 他的发言,立足于自己的领域,务实而有力,为改革主张增添了砝码。

会场气氛变得微妙起来,新老观念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