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又长一岁(2 / 2)
至于沈家,则因着救助七皇子有功,而早早脱离罪籍。
即便如此,对于皇室,沈春行实在难以生出认同感,哪怕从信中得知,常大夫断言老皇帝撑不过三五月,依旧是兴致缺缺,看过便算。
天下要大乱了,生意作罢,且该练兵了。
——
忙碌的时候,日子总是过的很快。
这个新年,薛永安依旧是在沈家留宿。
于他而言,薛府不过是又大又空的宅子。
她在哪,他就该在哪。
刁氏那是越看越满意,薛永安在老太太心中的地位,已然仅次于宝贝大孙女。
等到过了子时,爆竹声响,几个孩子又年长一岁。
薛永安掰着手指,叹口气。
他的小姑娘才十四啊,还有的等!
这个年,亦是团圆年。
不光沈家够热闹,城中,乃至于附近乡镇,都陷入一种莫大的欢喜中。
生产带动经济贸易,而消费,则有利于提高国民幸福度。
狭村坊要扩大规模,期间请了不少人,有长工,亦有短工,百姓们得以受益。
更别提,因着城中的新奇事物,吸引来各地行商,即便没能在狭村坊做活儿,只要有手有脚肯出力气,不难在城内谋活路。
只短短一年半,被绝望侵蚀心灵的边关百姓,终是拨开云雾,看见了希望。
他们不光积极参与到城防建设,甚至于,抢着去加入杨一的民兵班。
此“兵”非彼“兵”。
只不过是教给大伙儿应敌的手段。
换作之前,哪怕不收钱,也无人会想要参加。
可如今,他们都有种莫名的信念。
决不允许任何人毁掉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
若真到了兵临城下时,即便手无寸铁,他们也定会红着眼冲上去,用嘴咬,也得带几个下去!
毫无希望时尚且能随波逐流,可一旦见着光明,便再难以接受失去。
——
大年初一,拜年之际。
沈家没有一个人能出门,坊里被堵的动弹不得。
全是来给沈老夫人拜年的!
如今在红泸县辖内,就连薛永安的名声,怕都比不得刁氏。
毕竟,她有个好孙女,还有个好孙婿。
那谁不想巴结两句,看能否换来个好工作呀?
这些人里头,三分之一是城内百姓,三分之一来自各军屯,还有三分之一,乃是来凑热闹的狭村人。
他们也想跟沈家套套近乎!
沈春行烦不胜烦,实在不想听人家问:
“啥时候成亲呀?”
“啥时候生娃啊?”
“啥时候给娃娃定亲啊?你看我家孩子咋样……”
她骑着薛永安便逃回县衙。
少年背着心爱的姑娘,悄悄从无人的角落溜走,既怕被发现,又舍不得走太快。
等二人磨蹭到县衙时,里头已经有人在等着。
“本想先给老夫人拜年,却实在挤不过大伙儿,只好把礼送来薛大人这里。”
褚梅一家坐在堂屋,正磕着宝儿端出去的奶油瓜子,见着二人腻腻歪歪走进来,忙露出“我懂我懂”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