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你怎么又不是啊?(2 / 2)
总不能凡事都有劳薛县令吧?吴敏只能去学堂找孟叙。
这一来二往,两人还真合上眼缘。
对此,沈春行批评老太太:“十八岁之前不兴嫁人啊,你这是在害她!”
刁氏当孙女在放屁。
十八都成老姑娘呢!
不过孙女要是愿意,她自个儿倒是可以晚点出嫁,哪怕二十八,老太太都不嫌弃!
薛永安赶忙一把捂住沈春行,将多嘴的小姑娘抱走。
等到十八已经是他的底线了,要到二十八,那他真成老男人呢!
——
三年后。
八月秋闱,沈鸣秋顺利中举,并夺得头名解元。
来年二月春闱,他又成功升级为贡士。
殿试上,小皇帝出题,问众位学子:何以国强?
沈鸣秋于众多考官的注视下,对着当朝天子翻个白眼,天子还对他笑了笑。
后,这位胆大包天的考生以红泸县为基点,阐述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震惊满朝野。
文章好是真好,天子的面子也是必须得给。
沈鸣秋毫无意外地被钦点为头名,以十四岁之身,成为夏渊朝历史上最小的状元。
后当庭受封时,他于满朝文武百官之前跪下,朗声道:“草民有一事须先禀告陛下,唯恐犯了欺君罔上之罪。”
小皇帝明显早有预料,肃起脸:“爱卿说便是。”
沈鸣秋面色平静地讲述着:“草民原本不姓沈,而是姓崔……”
文武百官皆知镇北将军府为崔姓。
又是一个震惊朝野。
当年,崔家蒙受冤屈被灭门,如今,终是有后人现身。
礼亲王倒台后,各种证据如雨后竹笋般冒出,此桩案子很容易便查出真相。
沈鸣秋却拒绝了将军府的殊荣,以白身入朝为官。
他只跟天子求了一道圣旨。
消息传回北境。
杨玉成协蔚达一同上门。
他用极为复杂的目光盯了沈春行许久,方才懊恼道:“我竟没有记起那位惊艳了满京城的才女。”
难怪蔚千总如此维护。
蔚家与崔家本就是姻亲。
“你若想重建将军府,轻而易举,为何让鸣秋放弃?”蔚达疑惑不解。
“那是鸣秋自个儿的决定,旁人干涉不得。”沈春行笑笑,比他俩还要纳闷,“再者,谁说我是崔家的人?”
杨玉成惊了:“你怎么又不是啊?”
端着茶来看大官的刁氏呸了声,气乎乎地把茶端走。
二人不明所以。
沈春行双手一摊,耸耸肩:“我就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女,这辈子姓沈,下辈子,应该还是。”
反正去了地府后,她想叫啥都随意。
当初,
将军府名下的庄园被夜袭,歹人跑到了隔壁,沈春行从一具瘦小的躯壳里醒来,拖着便宜爹回家的路上,遇到两个从狗洞里钻过来的孩子。
那个名冠京城的嫡长女,为着活命,把自己长年病弱的庶弟推向歹人。
六岁幼童跌倒在角落里时,绝望之际,有人往他手里递了一把刀。
那把刀,神奇般插入身后歹人的胸膛中。
鲜血溅了幼童满脸。
沈春行从死人堆里爬起来,回头一望,除却幼童外,竟不知何时还跟来一个小丫头。
据幼童替小丫头介绍,这位乃是跟随一江湖游医入府,替他治病来的……
沈春行看了看两人的面相,当场乐不可支。
一个命苦啊,但总算有苦尽甘来的希望。
另一个,那就更命苦了。
可恰恰是这种突如其来的遭难,将小丫头从毒医手底下救出。
她返身把便宜爹的尸体藏好,从幼童手里拿回刀,偷摸跑去隔壁转了一圈,回来告诉那哑巴丫头,以后再也不用担惊受怕。
再后来,沈家便多了两个孩子。
刁氏一边埋怨孙女瞎捡东西,一边将其护在羽翼下,顶替了自己那几个因病夭折的孙儿。
沈家三代有四子。
唯独沈春行且算是流淌着沈家的血脉。
至于小老四,那是老太太亲手从山里捡回来的。
她怪孙女爱多管闲事,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