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枪(六)(2 / 2)
“当年父亲离开的时候,我正在外地上大学,父亲年轻的时候忙着工作,很少关心我和我的母亲,所以在我母亲因病去世之后,我和父亲的关系也一直不好,父亲出事之后,我去问过父亲的学校,也问过你们报社,谁都没有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只能办了父亲的后事之后继续去外地读书,因为学业和工作的原因,我一直留在外地,前不久才回来,回来没多久,赵杰和李楠找到我,他们告诉我,我父亲是冤枉的,他们从来没有被我父亲体罚过,他们告诉我,我父亲是很好的老师。”
“我父亲一生都投入在教育事业里,也许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但他绝对是个好老师,我也不算是个好儿子,但是我想以一个群众的视角来问您,记者先生,没有将事情调查清楚就随意发声,如此哗众取宠就是您做新闻的态度么?”
高子骁每一句话,都像是坚硬无比的钢钉,一颗一颗地往杨怀瑾心里砸。
他当年以笔做枪将人伤得体无完肤的时候,没想到还有一天有人会将它悉数奉还。
说来也巧,高子骁来找他的那天,他正好拿到了医院的化验单,医院的走廊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道,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思。
不知怎的,他突然想起家中老人说过一件事,他们家有块世代相传的双环玉佩,上面并未镌刻着精致的花纹,只在中心刻了一个繁体的“陆”字,说是判官陆之道的玉佩,若有事相求,便可通过玉佩相召。
而这块玉佩,此刻正挂在杨怀瑾的脖子上,他半信半疑地摩挲着那个“陆”字,就在刹那间,那传说中双目如电,大义凛然的陆判就在了他的面前。
“如果世界能够让你拥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放下你的包袱,再去判断孰是孰非。”
原以为重来一趟,自己的心境会变得不一样,谁承想当再次体验年轻时那种不被选择的痛苦时依旧无法做到释怀和坦然。
再次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甚至比当年还激动,因为他知道,在这篇文章发出后的不久,他就会变成受捧的报社主笔。
差那么一点点,他就忘了此行的初衷。
杨怀瑾沉默良久:“我……我没想过这篇文章会被发出去。”
“如果不是你发的,那么只有一个可能,现在到明天零点之前,有人动过你的微博。”
孟殊看了看墙上的时间,九月十二日,那篇报道在九月十三日凌晨发出来的,也就是说现在有人在这段时间利用杨怀瑾的微博,把这篇文章发了出去,而且买了推广,联动之前那篇教师专题的文章,前后来了个人设崩塌。
“有谁知道你这个微博号?”凌行舟问。
“刘峻宇?”杨怀瑾想了想,“就是我代替他去采访高志峰的那个,他倒是知道我有这个微博号,也知道我有把草稿存在微博草稿箱的习惯,而且……”
“而且什么?”
“高志峰的这个新闻,就是他告诉我让我去采访的,可是,”杨怀瑾又说,“可是他没什么理由争对高志峰吧?他才刚大学毕业没孩子,也不是本地人,按理来说他和高志峰没有什么交集的。”
想知道这个还不容易?
孟殊左手按了按自己的太阳xue,对杨怀瑾说:“我们去趟他家,你守着你的账号,看是什么时候被顶掉了。”
杨怀瑾点头:“好。”
嘱咐完杨怀瑾后,两个人转过身,眨眼的工夫,孟殊和凌行舟就到了刘峻宇的家。
此刻的刘峻宇正坐在电脑面前,电脑屏幕亮着,是一个微博界面,微博名字是“握瑜”,怀瑾握瑜的握瑜,这就是杨怀瑾的那个微博号。
孟殊拿出手机对着这个画面,他来之前特地跟杨怀瑾换了个新手机,防止关键时候之前那只“卡机”又抽风。
透过手机屏幕,完整地记下了刘峻宇登上杨怀瑾的微博发掉了这篇文章,并联系了大量水军,将这片文章送上热门。
全程刘峻宇没发出任何声音,画面安静地能让人窒息。
这个录下来不超过五分钟的画面,改变了好多人的一生。
孟殊按下停止录制键,摸了摸后脖颈,现在结果是显而易见,但是刘峻宇的动机是什么?刘峻宇和高志峰究竟有什么过节,为什么要针对他?
孟殊和凌行舟把拍下来的视频传回去给杨怀瑾看了,还问了他一些关于刘峻宇的事情。
据杨怀瑾回忆,刘峻宇去年才大学毕业来到报社,他并不是本地人,平时也没什么社交。
“没社交?”孟殊奇怪,他在报社里看到刘俊宇的那副活泼模样一点都不像是没社交的人。
“他就是看着活泼,私底下挺安静的……等等,今年年初的时候,刘峻宇告诉过我他去参加了一个老乡的婚礼,那个老乡……”杨怀瑾想起了什么,边说边打开刘峻宇的朋友圈,翻到年初的动态,“你们看。”
孟殊凑近一看,照片里的人眼熟得很:“这不是那个……打电话找人来采访的那个老师么?”
“对对对,刘峻宇是提过他这个老乡是个老师,而且因为这个老乡能力突出,他学校的校长很看得起他,还把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他。”
孟殊又凑近看了一眼,照片拍得很清楚,坐在女方长辈座位上的那个中年男人,就是昨天他们在学校见到过的校长。
所以那个钱思鸿,是校长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