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成为男孟婆后我转运了 > 霍老太(一)

霍老太(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老太太是不是有心事未了?”见老妇端着孟婆汤迟迟没有喝,孟殊观察了一会儿才上前走了一步问她。

老妇人似乎是在辨别声音的来源,皱着眉头顿了顿才道:“是有一件。”

她的语速很慢,听不出任何情绪。

“愿意跟我们讲讲么?”孟殊问。

老妇人默了良久,长吁了一口气,才缓缓道出她的生平。

老妇人姓霍,生长在一个远离热闹市区的偏远城镇,这个城镇后来以手工油纸伞出名,它原本是有自己的名字,但随着油纸伞的发展,原本有些拗口的名字就被人们淡忘,更多地称之为伞城。

伞城早些时候不是很富裕,地势不适合旅游,土地不适合种田,天然资源不够丰富,唯一值得说起的,就是他们有一项当地特色——手工油纸伞,但因为早前的通讯设备不发达,伞城整体比较落后,很少有外人会知道有这样一座城镇。

据霍老太太回忆,最开始的时候,几乎是家家户户都会做油纸伞,与其说油纸伞是他们的特色,不如说是经济来源更贴切,他们制作出来手工油纸伞,然后送到城里进行售卖。

后来随着网络和时代的进步,许多伞城出去的大学生为了发展自己的家乡,纷纷带着外边学到的知识回来,有将油纸伞推荐给城里特色协会的,有写文章宣传手工油纸伞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拿着手机直播油纸伞的手工制作过程。

出乎伞城大部分人的意料,原本以为只是大学生们闹着玩的直播意外在网络上走红,网络的作用无疑是迅速又强大的,油纸伞很快以从前没有过的速度被宣传出去,吸引了不少外乡人的注意力,还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不管是网络上的流量还是现实中的流量很快给伞城带来收益,在这座城镇“走红”之后没多久,甚至还有企业家投资了一个油纸伞厂,引进了机器来替代手工,机器相比手工会更轻松,收入也更高,大部分人都被召进了这个工厂,并且逐渐越来越多,到最后只剩下了霍老太太。

霍老太太家里是世代做手工油纸伞的,她家的手工是出了名的精细,制作方法独具一格,霍老太始终认为再怎么灵活的机器也和手工出来的有区别,就不愿意加入伞厂,继续独自做着个体户。

伞城有一个传统,每三年就会办一场手工油纸伞的交流会,可以互相参考别人的手工方式,霍老太太因为身体的原因,很少参加这样的交流会。

“那是最后一年全部都是手工油纸伞的交流会,那次之后,工厂流水线的伞代替了手工,像这样的交流会就再也没办过了,”霍老太太无奈地叹了口气,“那时候总是在想,交流会每一届都在办,下次一定会有机会的,以后肯定还看得到这种场面的,可是谁也不知道,那是最后一次。”

多少次霍老太太回想起来,都觉得后悔,当初她应该不管怎样都要去看的。

霍老太太丈夫早逝,儿子常年在外面工作,成了家以后,回家来陪自己的日子就越来越少,因为年轻时候用眼过度加上身体本就不怎么好,霍老太太在六十岁的时候眼睛出了毛病,手工是极细致的活,对视力有着极大的要求,不知道在第几次绕错线后,霍老太太没办法,这位整个伞城唯一还在坚持做手工油纸伞的老人,最终只能把手里的伞放下。

她儿子得知母亲的情况,想把霍老太太接到城里面照顾,但却被她拒绝了,理由是,她不想丢掉手艺后,把自己的住了几十年的家也丢弃了。

“时代在进步值得开心,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值得欣慰,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这样丢失,我始终觉得很可惜。”霍老太擡起头,灰蒙蒙的双眼无神胜有神,“如果有机会,我想再回去看一眼那年的交流会,见证伞城手工艺最后的繁荣。”

孟殊听完后没有一秒钟的思考,直接就把如果世界跟霍老太讲了,告诉她有这样一个回到过去的机会,霍老太太听完以后只说:“很抱歉给你们添麻烦,但我真的很想再看一眼那个景象。”

“您无需客气,了却您的心愿也算是我们的功德。”孟殊说。

前往如果世界的具体事项是凌行舟去跟霍老太讲的,孟殊虽然也去过好几次了,但是具体细节还是没凌行舟清楚,老太太其实没什么问题,但凌行舟难得多跟她细致地解释了几遍。

孟殊后退几步站在他们两个身后,也不知道为什么,霍老太让孟殊想起孟清桦,许是地府的生生死死成了平常,从孟清桦走了到此刻,孟殊都没有他以后再也看不到孟清桦了的实感,但是看着霍老太,可能是年纪相差无几,同样是一身颓然来到地府,孟殊压在心里的那股情绪慢慢地翻涌上来。

凌行舟和霍老太说完注意事项之后,走过来叫孟殊:“小殊,把令牌拿出来,准备去如果世界了。”

差不多的内容之前凌行舟说过好多次,这次和以往任何一次的语气都不同,见孟殊一动不动愣在原地,偏冷的音质揉进了几分温柔:“在发呆?想什么呢?”

孟殊当然不会把心里想法告诉凌行舟,他摆了摆手:“没想什么,走吧。”

和前面三次一样的操作,两块孟婆令牌合并,白色走廊出现,霍老太的视力有些不方便,孟殊和凌行舟就一边一个虚扶着霍老太的手臂,把她扶上走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