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1 / 2)
第 66 章
八月初,沿海地区横行许久的台风一路向北,北方隔三差五传来暴雨消息的同时,广州步入难得的晴热天气,白天病房里的一角天空,回回不经意瞥到,回回都是澄净透蓝的。
立秋前一天,戚智妍来探病,擡手摘下帽檐宽大夸张的遮阳帽,墨镜一取,扬唇即笑。
“好久不见~”
沈南当即一骨碌从被窝里钻出来,靠着床头板端正坐好。
他的绷带已经取了,换成巴掌大的一块纱布,用胶带粘在头发上,从正面看已经和康复无异。
“我听说了你们剧组里的这事儿,廖导体质还挺神奇的,永远片子精彩,幕后更精彩,”她咂了下,神色遗憾,“就是可惜我们走得太早了,不然一定亲眼看看——对了,你什么时候复工?”
沈南:“后天。”
“啧,廖导真不当人。”戚智妍感叹完,又点点他被子,“行,那这两天我再找你把采访补拍一下。”
沈南点点头。
昨天对方就提前打过电话来,说幸好采访还没来得及定版,之前中途临时提的那个沈南和芮雅之间什么关系的问题本来还挺不错,有爆点,回答也加分,现在再看,用戚智妍自己的原话说,“显得我很像一个傻子”,所以马不停蹄把团队又全叫回来补拍。
“不过——”
戚智妍笑笑,“现在再问也挺有意思的。”
她清清嗓,手蜷成话筒:“沈南,请问你和芮雅女士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吗?”
沈南看着她的手,下意识舔了舔唇,心头泛热,擡起头,后背也挺直。
“她是我妈妈。”
戚智妍一下笑了,后悔没带摄像过来,刚刚沈南眼睛亮晶晶的,每一个字都脆生又笃定,像小狗高兴摇尾巴。
“沈南,”她拍拍小孩的肩膀,“以后你的每一部戏,我都会带着《新风云》来给你做采访的。”
沈南顿一下,“真的吗?”
“当然,不信的话我一会儿让助理过来签个合同?”
“不不不不不,不是,戚老师我不是那个意思。”
戚智妍还是笑着,然后举起手掌,看着他,“那击个掌?”
击完掌,戚智妍便打算先撤了,去开门一看,才发现门口站了个人,她和提着保温壶的芮雅擦肩而过,相视一笑。
芮雅很显然是听到了刚刚沈南的话,嘴上不说,但也是显而易见的高兴,到床边熟练地打开保温盒,拿出里面的排骨莲藕汤。
沈南第一次主动开口喊她妈妈就是前两天来送汤的时候,也是排骨莲藕汤。她高兴得当晚离开医院立刻开车好几公里去鲜果超市买了好几大箱排骨和莲藕,搬回酒店房间的冰箱里,空闲时间几乎都在炖汤。
“我同你讲,你不要天天天天就炖那个汤,嘌呤高,你换换可晓得啊,加点红枣、山药,不要放油……”芮雅盛汤的同时来了电话,转头告诉沈南“你外婆”,然后就跟那边吵了起来,“嘌呤高就高,孩子喜欢喝,他能喝多少,开心最重要……”
两人用的是苏州话,沈南虽然不会说但听得懂,家常又亲切,他一边喝汤一边悄悄竖着耳朵听,有一种真的被亲人围绕的感觉。
电话挂掉,芮雅拧着眉头抱怨:“你外婆人就是这样,当了几十年英文教师,习惯性地管人,你做什么都挑三拣四的,总是自己最有道理,你外公做生意,在外众星捧月呼风唤雨,回到家里来也还是一样挨训。”
她顿一顿,又接着说:“不过你不要怕,外婆喜欢你的,当年都是在生我的气,现在听说你找到了,很开心,半夜觉都不睡了还想打视频给你,但是又怕你不习惯,就缠着我要你的照片,你外公也是。”
芮雅说话不疾不徐,有独特的咬字习惯,听着很像他小时候非常偶尔才能听到的儿童节目主持。他不知道原来,“外公”,“外婆”这样寻常的称谓,一旦在前面加上一个“你”字,就仿佛落了锚的船,能安稳地回到属于自己的港口。
“对了,我听说你英文口语很好是吗?”
沈南不好意思道:“还……凑合。”
芮雅笑笑,目光极柔和:“妈妈我也是,外婆是英文老师,在家里耳濡目染,不怎么学都总比同班的同学要好,你几个月大的时候外婆在准备一个口语比赛,你在旁边听,听一下午,隔天就能牙牙学个大概。”
沈南第一时间脑子里冒出方韵柳的脸来,他的口语其实是她一点点教的,学英语的大部分时间都痛苦而混乱——他望着芮雅的眼睛,到底还是没有提,仰起头朝芮雅一笑。
“妈——”
他还是很生涩,适应着这个音节,停顿一下,鼓起勇气问:
“知道我是您儿子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会觉得……失望吗?”
芮雅没说话,接过他喝得快见底的排骨汤碗,放到一旁,反问道:“那沈南,你呢,知道我是你的妈妈,会觉得失望吗?”
沈南不带丝毫犹豫摇了下头,“没有,一点也没有,有就很好了,我没那么不知足,还要挑三拣四,不过,是您的话,好像真的有更高兴一点。”
芮雅又是好一会儿没说话,半晌才擡起手,揉揉他的头发,用很轻很轻的气声说:“世界上没有人会对你失望的。”
-
下午沈南照常睡了个很长的午觉,醒来时天都几乎快黑了。他头脑昏沉地爬起来,隐隐约约听到门外有人说话的声音,一看时间,已经快八点。
真行啊。
沈南倒回去,摸出手机,给阿泰发去一条微信。
「我要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