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超度(1 / 2)
第二十三章 超度
这是阿申的城。
在看到剑池之水被阿申引来,中途房屋街市纷纷为之让步的时候,沈茂林更加笃定了这个想法。
他沈茂林怎么能从这里带走阿申想要留下的东西呢,他想着便也笑了,笑自己蚍蜉撼树,无自知之明。
所以在看到阿申穿过门洞,朝马车走来的时候,他并没有命人阻拦,只看着那白衣卿相,眯长眸子,“你为何阻止噬魂灯杀掉她,你阻我出城,难道不是为了除她?”
阿申的目光只在沈茂林脸上停了一瞬,便移到马车上,不再看他,将那手眼通天的指挥使大人晾在一旁。沈茂林心中惊恼,面上却不显露,只看着阿申走到马车旁,伸手掀开门帘。
车中无人,却放着一根云犀纹金簪,上面缀一块血污,已经发黑。
阿申拿起那簪子,凝它半晌,直到看见一丝油污状的东西从簪尖钻出,才又一次从袖口抽出砚台,小心地将它放在簪尖下端。
油污源源不断,阿申却极有耐心,站在马车旁托住砚台,将近过了半个时辰,天色彻底暗了,他看着最后一滴黑油落下,这才收起砚台和金簪,回头斜望向一直等在原处的沈茂林。
“心里在想什么?”他对他,连个称呼都懒得用,“是不是幸甚至哉,没将这邪祟带到那小皇帝面前,否则,怕是用你沈家九族的脑袋都无法抵罪吧。”
沈茂林咬紧牙关,看阿申当着一众属员的面羞辱自己,从始至终一语未发。他知道,还有更大的羞辱等在后头,那便是朝堂上对手们的批驳和指斥,当然更不乏暗潮涌动,悄无声息便能摘掉他头上这顶乌纱帽,甚至,摘了他沈茂林这颗项上人头。
当然他最担心的,是就此失了皇上的信任,这是他处心积虑为官十三载才赢取的东西,却眼看就要毁于旦夕之间?
念及此,沈茂林已是心灰意冷,牵了缰绳掉转头去,看着远处碧山层叠的暗影,心更如槁木死灰一般,也不说话,只任跨下马儿自行朝前踱步。
一队人马渐渐走远,背影消弭在夜色中时,阿申才朝他们望了一眼,却依然是面若寒霜,像是厌极了那只有两面之缘的拱卫司指挥使一般。
片刻后,神色恢复如常,阿申揉了揉眉心,摇扇朝碧山的方向去了,哪知才走出几步,就听见背后有人唤自己,回首,见东方既白小跑着朝自己过来,身后,还跟着那位况家主君,以及,一干的家丁小厮。
“山君收了那邪祟?”东方既白走到阿申旁边,撇了况尹在后面,笑得贼兮兮,“回到碧山,山君对它是要剐还是要杀?”
阿申听这话,不动声色地斜睨她,“依你说,该如何处置这祟物?”
东方既白低头笑,“我自是不敢替山君做主的,不过若交给我,定叫它魂飞魄散,永不超生。”
阿申知东方既白是在激将自己,她如是说,不过想诱他道出实话。他在心里冷笑,手已经摸上了腰间的长鞭,想教训下这不知天高地厚皮痒的小道姑,可是鞭子尚未抽出来,脑袋却一阵眩晕,他低头看自己露在外面的双手,见指骨隐隐可见,便知,那噬魂灯的威力着实不小,已经伤及了他的灵体。
只能改日再与她算账了,阿申瞪了东方既白一眼,不再理会她,捏起口诀朝碧山的方向而去。
***
春雨当晚便停了,可过了两日,又淅淅沥沥落下,压沉碧山的白絮,还给它漫山遍野的青绿。
这日,雨终于停了,阳光从窗缝透进来,贴上东方既白的眼皮,将她从睡梦中唤醒。她揉着眼起身,第一件事,便是掰着指头数日子:七日,阿申回山后,便将山顶封住,已在里面整整待了七天。
据张懋丞说,阿申回来后,只丢下一句“不要扰他”,便将山头用迷雾封锁起来,也不知在里面干些啥子。东方既白却知道,他是在超度杏花台的亡灵,因为这是他的一段执念,已经将这老鬼困了千余年之久。
“也不知他与杏花台下的那位公主有何深厚旧缘,竟然念到如今......”
东方既白自言自语,猛地想起方才梦里的一段荒唐情景,不禁咧着嘴笑了:梦中,她也来到了杏花台,绕着那座巨大的坟茔,和一个人捉迷藏,她似乎是不想让那人逮到自己,因此每每听到那人脚步声,便朝另一端跑,所以两人总是不能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