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2 / 2)
“后来,爹爹升迁了,我们一家搬进了城里。苏州城真繁华,高大的门楼,漂亮的灯笼,街上到处是好看的马车……样样东西都是我没见过的。起初是很高兴的……我们住上了大宅子,虽说和街坊们相比也不大,可却比乡下大多了,我以为会比从前要更好玩更有趣,毕竟连母亲都时常外出,和一些夫人们相聚。”她垂下眼,声音低落下来,“可是……母亲回来时,总有些闷闷不乐,先是给我请了老师教我礼仪,又给我买了好些贵衣服。爹的俸禄有限,我们又刚换了宅子,紧巴巴的,我便说旧衣服也好好的,用不着买,娘却说我不懂,说我要穿得气派些,才不会被人笑话。”
惜花自然知道是什么缘故,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后来,娘又和爹商量着,要我学琴棋书画。我哪样都不喜欢,便对娘说,爹从前只要我读书识字,我也没有断过,为何还要学这些呢?娘摇摇头,说:‘傻丫头,到了这里就跟从前不同了……别人都说,姑娘想要许个好人家,不通琴棋书画怎么成呢?’她又劝我,说即便不能都会,好歹学一样。”
“于是爹娘陪着我,从琴行看起。我也不懂,胡乱看一看,喜欢上了一张古筝。爹爹便买了回来,还给我请了一位老师教我弹奏。后来我才知道,这筝贵得很,买筝和请老师的钱,足足花了父亲一年的俸禄……可爹娘为了我将来有个好归宿,东借西凑,爹爹还向衙门先支了一笔钱,硬是给我买了。”邱美人眼中涨出泪光,“那段日子,爹爹日日在衙门忙公务,娘亲称病不出门,也不见夫人们了,自己偷偷做针线活到深夜……那些天,家里连肉都舍不得吃……我便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不能白费了他们的心。”
“我每日苦学,正好城里也没什么玩伴,除了逢年过节要聚,小姐们下帖子要聚,其余时候我都关着自己练筝。练了几年,果真像样多了,爹娘这才放下心。”邱美人接着道,“忽然有一日,太后派来了人,问了爹娘一些话,还把我也叫出来见了见。过了不久,爹爹又升迁了,到京都做官,我们一家又搬了来。人人都恭贺我爹,可爹娘脸上却像是忧心忡忡的。”
“一天晚上,来了一位宫里的姑姑,专程要见我,还听我弹了一曲。她走后,爹娘才流泪告诉我,说太后要我进宫。我弄明白进宫就恐怕永不能见父母后,非常伤心,可这是太后的恩典。”邱美人面露悲戚,泪水滑下,“爹娘都说,让我在宫里一定要平平安安,要听太后的话。我也知道,我要是犯了错,一定会连累家里,所以事事都万分小心,就怕……”
她哽咽了一下,自觉失态,连忙拭了泪水转开话头:“那张筝相伴我好几年,我原想带进宫来,可姑姑说那太寒酸,太后会另外赐我的。”她转头看向架上那张紫檀为框、焦桐为板、精美绝伦名贵无匹的古筝,眼中却并无欢喜之色,“这张,是太后赐的,果然质地更佳;那张……留在家中也好,做个念想。”
惜花安慰道:“入了宫也未必再见不到家人,逢年过节或是有了喜事,皇上太后降下恩典,还是能见的。就算一时见不着,只要娘娘平安,他们在宫外也放心啊。”
正在此时,忽然门外通报:圣旨到!
邱美人与惜花吃了一惊,连忙跪下迎接。
御前太监擡步进屋,拂尘一甩,传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晓晴宫美人邱氏,识大体,存高德,怀仁厚,临危不乱,舍身救护,德行芳馨,义勇可嘉,特册封为嫔,钦此!”
听到最后一句,邱美人与惜花不由对望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震惊和喜悦。
太好了!真的吗!竟然……惜花不知该如何形容此时心绪……真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她有一瞬间感到自己像是在做梦。
宣旨的公公身后,小太监和小宫女们捧着赏赐鱼贯而入,很快,桌子就堆得放不下了。
送走了御前太监,紧接着,长乐宫的人也来了。
紫藤亲自上门道谢,她身后同样跟了一长串捧着礼物的宫人。
才一会儿的工夫,半间屋子就被各种珍奇宝物堆满了,明珠宝石的光芒,晃花了人的眼;沉香、檀香的气味与名贵药材、茶叶的气味交织,也让人应接不暇。
惜花与青棠忙着整理这些宝贝,花了半个时辰才大致整完。
惜花又道喜:“恭喜娘娘!娘娘这下可以放心了!”
邱嫔欢喜地拉住惜花的手:“是啊……我这些天总是寝食不安,总怕刚进宫就惹太后不快……这下可算好了……”
惜花笑着点头:“今晚,大家都能睡个好觉了……终于能向太后交差……”讲到这里,她骤然想到当初太后交代的话,不由心中一沉。“娘娘,”再开口时她笑容全无,“差事一了,奴婢就要回去见太后,重归万禧宫了。”
“啊……”邱嫔一愣,顿时不舍,望着她道,“要回去么?这才没过几天……”
“奴婢也舍不得娘娘。”这是惜花的真心话。邱嫔和太后之间,只要还有一丁点脑子,就知道该选谁。她暗暗吸了口气,期盼地望过去,“娘娘能不能留下奴婢?”
邱嫔急忙点头:“我当然想啊!……怎么才能留住你?”
惜花心中十分欢喜:“娘娘若肯,那真是奴婢的福气……等太后宣奴婢回去时,娘娘开口把奴婢要来,就是了。”
“好!”
就在这时,门外又通传了。万禧宫的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