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小宫女又活过了一天 > 藤棚

藤棚(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太后淡淡道:“生这么多做什么,皇位也就只有一个而已。”

定远王妃本想数落云妃顺太后的心,谁知被一句话堵回去,一时间讪讪然老脸发红。

国公夫人心思快,想想云家可是郦家的对头,风头之盛,连自己这个资格深厚、名声久远的国公府都不能不多应承着,云妃再多生几个皇子,那天下不都是云家的了?

她急忙哈哈一笑:“可不是嘛!生子也不是越多越好,要孝顺才行。像我家那个孽障,成日只会气我,我哪天不得骂他一通?好在孙儿不像他,还知道听我的话。太后的皇孙不来则已,一来必定就是懂事的,懂得孝顺太后,听太后的话!”

梁姑姑心中暗想这国公夫人的嘴皮子大概比她高价请的厨子手艺还要巧,真能把瓦砾说出花来。她这么想着,一面开口道:“太后,可否上菜了?”

太后点头。

宫女们轻盈转入,将菜肴一碟碟摆上。

国公夫人侧目看去,准备例行夸上两句,才要开口却眼瞳一亮,话也变了个样:“哟,太后,您宫里也换了个新厨子?”

她第一眼望见的碟子里是碧波上浮着一张小舟,舟底金黄,舟身却是红白的芙蓉色,更有一扇青色的顶篷。顶篷未盖严,可见舟里载了小小的四个酒坛。坛里水光潋滟,果真泛着酒香,而香气不一,竟是四坛各异。

舟身上还落了两三枫叶,舟尾后方还有亭亭一座小桥,一抹山石,连倒影都惟妙惟肖。

实在是精巧可爱,令人不忍下箸。

她是吃中高手,一眼看出这些全以食材做成,就连那枫叶都是上等火腿裁的薄片,丝毫没有搪塞充数,不禁大为赞赏。

太后莞尔道:“都不是正经菜,只是几样小点,赏景时消遣而已。诸位多多将就罢了。”

众人再看,有的盘中菜肴通体金黄、状似一只大雁,栩栩如生;有的盘中是撒了桂花的洁白糕点,透过洁白晶莹的外皮,可看到里头琥珀色的馅,馅还幽幽流动,如雪堆下的深潭一般;还有秋日里的名菜菊花鱼,奇的是这鱼肉炸成的菊花不止金黄一色,更有白色、红色、紫色、绿色……与园里的菊花一般色泽绚丽,摆盘也极精美,是如瓶供插花一般错落有致,说不出地赏心悦目。

国公夫人赞道:“色香味光是色,便是上乘了,香也不必多说……不知味又如何?”

恰好此时又上了四盅汤来。宫女们一一摆至各人面前。

国公夫人笑道:“汤当先饮,以解秋燥。”旁人笑着称是,于是纷纷从汤尝起。

盅内只汤而已,别无他物。这一盅清汤颜色清澄透亮,与茶汤相似。众人心想真是古朴简素,倒与这秋来小聚的意境相和。初尝一口,滋味清浅平淡,回味却极鲜美,这鲜并不冲人,倒是十分含蓄,偏得再三回味才显出无穷,令人忍不住盘桓留恋、寻根追底。

国公夫人一尝便知用了几味山珍,却很节制,并未将大批鲜物一道堆叠,取材不赘,且火候恰当。

她不禁转头问:“太后是哪里请来的大师傅?”

太后嘴角微翘:“哪来什么大师傅,休擡举了,比起你府上的师傅可差得远。”

“倒是各有千秋……”国公夫人评了一句,“再不济,也比那御膳房里一年四季老掉牙的厨子强。”

太后笑道:“难得你如此看重,哀家就命她前来,给各位解说解说菜品,这也是她的本分。”

梁姑姑招手,惜花来到了棚前,向太后与几位贵夫人分别行礼。

国公夫人见她如此年轻,顿时意外:“这……”

“这就是惜花,哀家宫里的洒扫丫头,今天这些便是她的手艺。哀家说过,只是些不入流的小食,让各位将就。”

看到国公夫人果然脸色发僵,太后笑着对她道:“早知你喜欢,哀家这里多得很,送你几个便是,何必漫山遍野去请高人。”

国公夫人脸色益发尴尬起来,讪讪不说话。

“下回问哀家要就是。”太后注视她道,“有什么是哀家给不了你的?”

国公夫人猝然一凛,下意识想到应酬云家的事,垂下了目光。

定远王妃似有所感,一时擡脸恭维道:“可不是吗?到底是天下至尊的太后,哪怕您宫里的一个小丫头也不是凡俗之辈,更别说旁的宝贝了……我等可是开了眼界,哪还会往别处寻。”

太后眉梢一挑,眼角舒展,吩咐:“惜花,你来解说。”

惜花领命上前,来到桌边。她这几日,几乎日夜待在厨房,思量取材、口味、式样,又要契合秋日意境,又要巧妙融入各色秋花……她反复试做,费尽心血,最后还要精心斟酌起上几个不落俗套的好名字,熬得满脸疲惫、双眼通红,此时略略妆扮修饰了,才来见太后。

要解说,她自然是胸有成竹,于是开口:“这道泊于碧水的小舟名叫……”

头上忽然传来一声古怪的响动。

她话语戛然而止,下意识地擡头——

只见太后头顶上方所雕的那只凤凰,忽然动了!它的翅膀分开,似乎就要振翅飞了出来!

紧接着,巨大的阴影兜头笼罩而下。

惜花下意识地扑上前,用力推开太后……与此同时,她身上一阵剧痛,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