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小宫女又活过了一天 > 烦心

烦心(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比如她们曾谈起当初公主的试探,向惜花提的三问。惜花一直不解,她觉得自己的回答合情合理,与公主敞开心扉交谈后,才豁然懂得,自己看待事物过于拘泥利弊,而人生在世,心中所求和喜悦向往未必是以世俗眼里的优劣、世俗眼里的成败、世俗眼里的利弊来定的……只要本心欢喜自在,便是最佳。

——自己过分在意利弊,难免被公主归为是太后一类人,自然不相信自己愿意为了虚无缥缈的情义而舍弃实实在在的地位和性命。

看来,公主远比自己更有慧根。

祥和的时光过得快,一转眼,一年就过去了。

在这一年里,惜花除了平日陪着公主认真诵经礼佛,还陪着公主下山布施,到各受灾地为百姓祈福、赈济,陪着公主不辞辛劳地站在简陋的棚子下,为排队的灾民舍粥舍汤,义卖公主亲手缝制的福包,所得银钱全部捐出。

百姓与地方官员对公主交口称赞,纷纷说大宁有这样一位菩萨心肠、舍己为国的公主,是大宁的洪福,大宁江山必定永固。

公主在百姓中的口碑极好,惜花自然为公主高兴。此外她心里也暗暗庆幸:如此一来,公主出家这件事非但不是蒙羞,还是大宁举国上下公认的祥瑞,就连太后也不得不这么承认。而自己,作为陪伴公主修行,又陪伴公主四处布施赢得好声名的随行姑姑,太后自然也不能轻易动手了。

况且过了这么久,也不知太后的气是否消了一些?听说公主出家后,太平侯府的世子郦荣不久便迎娶了英国公府的二小姐,也算门当户对,或许太后也能满意了。只不知那二小姐,能不能降得住这么一个恶棍呢?

再说太后,此时正是烦心得很,因为她的嫂子、太平侯郦进崇的夫人今天前来觐见。

郦夫人一路行来又是懊恼,又是忐忑。本以为儿子当上驸马以后,亲上加亲,能更得皇帝和太后的照拂……谁知临近婚期公主竟然出了家,令精心准备的侯府等了一场空,险些成了举国的笑话!好在太后心存安抚,又指了英国公府的嫡次女给侯府婚配。英国公手握军权,正当风头,国公府的小姐又出身高贵、如花似玉,求亲的王侯子弟不知凡几,这门亲事她也是颇为满意的,还特意嘱咐儿子收收心,好好过日子,让皇帝刮目相看,也讨太后欢心。

结果儿子郦荣婚后安分了几日,就故态复萌,又开始那套荒唐做派。而那国公府的小姐娘家权势大,也不是好欺负的,夫妻二人便时常闹起来,甚至到了动手的田地。满院的下人们谁也不敢得罪,只能缩在一边劝架,夫妻俩竟是亲自上手对阵。这样的场面何止丢尽了体面,简直成了全京都的笑话!更难堪的是,郦荣虽有些功夫、又有一身蛮力,可人家小姐出自将门,拳脚更是不俗,往往在殴斗时占到上风,当众把郦荣打得鼻青脸肿。

当娘的看儿子吃亏,自然心疼万分,她急得上前来厉声斥责,搬出规矩来压儿媳。谁知人家仗着娘家权势,丝毫不惧,嘴皮子更不饶人,把太平侯府满府数落一通,还嚷嚷着要向娘家告状,向皇上告状,气得她心口直疼差点晕倒。

这小丫头气性大,谁知果然闹到了御前。头一回皇帝只是斥责郦荣一顿,又劝解几句,事情暂时平息了。可郦荣是荒唐惯的,哪里耐得住,过一阵子又把在御前认错发誓的话全给忘了,又开始干龌龊勾当。于是夫妻又再大闹,又闹上了御前,这回皇帝更加生气,罚郦荣闭门悔过三个月。

郦夫人想到这里,心头更是又气又急。都说家丑不可外扬,新婚夫妻频频大闹闹上御前已是颜面扫地,儿子因为得罪家中女人被皇上责罚,连门都不能出,那更是令人难以承受的耻辱!王公子弟风流些难道不是常事?哪家的媳妇像这么不依不饶?更何况儿子虽不是手握大权,可在朝中也是有职位的……尽管他总是吊儿郎当不务正事,但好歹也时不时去一趟,做做样子,如今一下子三个月不出门,岂不是连差事都得丢了吗?

郦夫人越想越懊恼,一路上气都叹了几十回。本以为英国公有权有势,这是门好亲事,可谁知这亲事像是催命来的,让她烦心透顶,糟心透顶!

这桩婚事是太后赐下的,于是她急匆匆来见太后,一则是为郦荣求情,通过太后求皇帝收回成命,免去三个月的闭门;二则是求太后帮着管一管这个无法无天的儿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