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民国之1914 > 晕倒

晕倒(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晕倒

27章

第二日一大早趁着养父外出买包子,沈七零洗漱后煮了锅白粥了。

他们家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沟通了养父应聘法语老师的事项,沈七零打算和养父一起去孟家把这个工作确定下来。

外出前,和刘婶说了由袁家太太帮着做午餐的事。由于袁家太太寡居,沈七零没有直接和她见面,而是通过刘婶沟通,最后约定好细节后,定下来。一周负责五天的午饭,工钱一个月四块,菜钱另算。

对袁家太太说,虽然钱不多,但满足两人吃喝没问题,也不至于坐吃山空。

对沈七零来说,减少了叫消防队的几率,避免了公共资源浪费,也减少维修房屋的资金,更重要他不再担心自己养父哪天因为营养不良进医院。

到了约定面试时间,沈七零陪着养父一起去孟家,路上遇到卖报纸的报童,要了几份。

坐在电车上,沈七零翻看报纸,倒是看到了几家出售房屋的消息,只不过想想自家干瘪的钱包,只能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下了电车,招了两个黄包车,十几分钟后才到孟家。

正如郭总编所说,孟家人口简单,加上帮佣家里也才10个人。孟家的孩子比李淳小两岁,长得胖乎乎,看着很可爱。

原本孟家还有些犹豫,涉及到孩子的学业总归是慎之又慎,加之养父也没什么工作经验,所幸有沈七零这个在学校当老师的儿子,孟家打算先给个试用期,试用期半个月,试用期工资一周10元,过了试用期工资一周加两元,虽然不少,不过和李公馆的工作相比,少了近一半。

婉拒了孟家共进午餐的邀约,沈七零陪养父回去。因为养父想着去书店买些书,沈七零要去学校拿材料,父子两人半道上分道扬镳。

不过倒是给养父提了一嘴蒋校长家的书店,那里书籍很全,中外各类的著作皆有,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多。

养父打算去看看。他们的父子俩在上海已经住了一段时间,也慢慢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现在两个人也是都找了份还算不错的工作,生活也算稳定,就算有朱守财这种人,对目前的生活而言影响不大,只要没什么大的意外,外债也应该很快还清,生活步入正轨。

只是偶尔响起养父当初的话,心存疑虑,在他不知道的过去里,曾经经历过什么,会不会是现在相对安定的生活的定时炸弹。

*

因为路途远,就找了辆黄包车,路上听黄包车师傅谈起刚刚发生的凶杀案,说是今早黄浦江里被打捞起一具男尸,打捞上后,检查发现对方是被抹了脖子后扔到江里的。

“估计是惹到不该惹的人了。据说是家里的独子,家里得到消息,就堵在巡捕房,要让探长给主持公道。”

“不过这事说到底也不稀奇,这世道哪天不死几个人,饿死的,病死的,打死的……这是家里有钱有势的,要是我们普通老百姓,都是贱命一条,不值钱,这死了也就死了……”

沈七零突然就想到了昨天在丽都闹事的人,也可能是自己多想了,上海滩不小,哪有那么巧的事情。

况且没有证据他也不想去怀疑自己的邻居。

学校门口,刘叔在糊纸盒子,看到沈七零还吃了一惊,疑惑周六怎么来了。

表明来意后,刘叔拉住沈七零,叮嘱了两句,“校长来了客人,你去校长办公室的时候记得敲门。”

沈七零,“刘叔,周老师在吗?”

不行先去办公室找周延煦唠唠嗑。

刘叔,“休息日,大周先生一般会带着孩子外出,听戏看电影,不巧,你来之前他们刚外出了。”

对,忘了现在学校有两位姓周的老师了。

“年龄小的那位也外出了,小周先生要是出去,不到天黑不会回来。”

还真是不凑巧,沈七零将买的水果递给刘叔,决定还是去找校长一趟。

校长门口坐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拖着下巴发呆。看到有人来,赶紧的站起来,盯着沈七零看。

既然带着个小姑娘,看样子是女客人。

沈七零主动开口,“我是学校的老师,和蒋校长约好了,今天来拿资料。”

“奥……您……您等等,我们小姐来给蒋少爷送午饭……蒋少爷和我们小姐在屋里吃饭,不是我们小姐吃饭,是我们小姐给蒋少爷送饭,是蒋少爷在吃饭”小姑娘有些慌张,估计是没想到这个点学校会有人来,说话有点颠三倒四,“您等等,我去敲门。”

结果,小姑娘还没敲门,门就从里面打开了,蒋校长侧着身子,身后露出一个年轻的姑娘,二十多岁,穿着月色的洋装,系着粉红色的丝带,头发被烫成卷,落在肩头,刘海下,一双眼睛红红的,看样子刚刚哭过,正是孙安小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