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兄妹(2 / 2)
琴房外,月光黯淡,廊庑下阴影处年轻的身形影影绰绰,躲避着世人的窥探。
孙安睫毛轻颤,一滴泪水自眼眶落下,啪啦啪啦,在琴架上染成一个个水花。
小丫头慌乱的从袖口掏出手帕,“小姐别哭呀,大小姐说你身子不能再哭了,快擦擦吧。”
孙安用指腹擦了擦眼泪,看着她惶恐的眼神,吩咐道,“出去喊辆车吧。”他们是躲着家里出来的,没有乘车,孙杰和孙院长都在医院,根本没人发现孙安不见了。
今日是他们初见的日子,现如今只有她记得了。
他们的过往,就像这个宅子一样,被他落了锁,积了灰。
小丫头半个多小时才一头汗的跑回来,离着门口还有一段距离就大喊出声,“小姐,车来了。”
孙安迷糊着睁开眼,刚才等的久了,在夜风中沉沉的睡了过去。
“车来了吗?怎么这么久?”
小丫头,“这附近不知为何没有车,跑了好远才碰到一辆。”
孙安听了也是后怕,后悔不该放她一个小姑娘单独出去,“下次找不到车,就早些回来。”
“知道了小姐。”
走了几步,小丫头回过头,看着黑漆漆的琴房,“小姐,你下次睡觉记得关上门,有蚊子。”
孙安也记不清了,回头,自言自语的问了句,“刚才没关门吗?”
*
第二日,来到学校,沈七零在办公室看到了许久未见的汤长泽。
“汤老师,身体好些了吗?”
汤长泽状态看着挺好,几日不见,不见憔悴,反而腮帮都见肉了,“劳心挂念了,已经痊愈了。”
他能回来,是因为婚事上和家里达成了统一,对于他而言,他对婚事并没有什么抵触,婚姻之事,两姓之好,本来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之前一直推脱,也不过是因为……太穷,一直以来也没个存款,拿什么养家糊口,他脸皮厚一点,偶尔接受点家里的救济,但也不能让夫人孩子跟着一起吃苦吧。
看来以后不仅要节省,还要开源节流,毕竟是要养家糊口的人了。
这两日想的多的,连着想和校长打听一下还有什么收稿的事都考虑过了,只是他文笔向来一般,校长之前写文一事,最好是你不知我不知,毕竟现在学校近况好转,这事要是捅了出来,校长这职业生涯也差不多完蛋了。
毕竟就算是教育部门不在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家长也不会把孩子放进一个校长翻译艳~情小说的学校,他们不会在乎你写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对于教育者,道德准则只会更高,这也是一种责任。毕竟你连自己都无法约束好,又怎么指望你去教育孩子,培养出优秀的人。
汤长泽,“桌子上有些点心,家里做的,沈老师尝尝。”
沈七零挺不好意思了,按理说,同事有事,他们应该上门看望,结果,他们不仅没去,人家好了之后,还带了礼物回来。
王副校长前后脚的走了进来,“养好伤了?”
汤长泽不自在的挠挠头,这次他家里是狠了心的要把他关到结婚,撅着受伤的屁股在床上躺了两天后,是王师仪上门说和,家里才松了口,“已经痊愈了,多谢先生帮忙。”
王副校长摆摆手,“请了几天假,课上多上上心。蒋校长有意再聘一位厨师,你们有合适的人也推荐一下。”
“是”
*
校长办公室
“蒋少爷,客气话我也不多说了,我们开门见窗,最近我需要做一期专稿,是关于小学教育情况的,想选择你们学校做第一期。
当初归国后,你选择从事教育行业,我想在某种选择上我们是一致的,国家正处于谋变的机遇期,中华五千年文明,一步步走到现在这种落后欺凌的状态,从英吉利用大炮打开中国国门,到如今强敌环视,军阀割据,内忧外患,作为华夏儿女,我们都是想着以自己的学识来启迪民智,所以不管是成了老师,还是成了记者,又像其他同学成了工程师,都是在努力走向任何一种可能自求自强的道路。”
说道这里,曹曼停了停,“不管我们私底下对各自的生活或者感情观存在异议,但我想在追求民族自强的道路上,我们的追求是一致的。”
看着一直不说话的人,曹曼,“你没什么要说的吗?”
蒋林风,“没有,认同你的观点,接受你的批评。”
只是不知她对自己的气势汹汹从何而来。
无论是过去在国外,一起参加聚会,还是现在偶尔因为同学邀约聚集在一起,两人之间是没有产生过任何冲突争吵的。
不过她在民族振兴上的所言,确实是他走进校园的原因,国家要想进步,思想首先要进步,外国人他们用先进的武器已经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认命只能灭亡,他想尽微薄之力,培养有思想的新人,为恢复中华昔日的繁盛而奋斗。
“还有呢?”
“我记得诚胜兄说,你就职的报社是生活报。”
他说的委婉了,当时他听到的是,曹曼,好好的才女非要整天的报道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和林远生那个商户子一丘之貉。
“生活报怎么了。我们是正儿八经的报纸。”你一个工资差点发不下来的校长,还瞧不起谁了。“你是对我们报社有意见?”
“自然没有。我是想着问,你们报纸能否刊登广告?”
“什么样的广告,我们报社对广告把控很严格的。”也倒不是胡说八道,因为他们主编胆子小,之前刊登了一期离婚说明,是一个读书人要和原配的小脚妻子离婚,没和妻子沟通,直接刊登了说明。
结果他老婆是个泼辣的,直接将人揍了一顿,连他暧昧的对象都没放过,直接杀到那女人家里,在众多邻居的围观下,扇了两个耳光。
他们报社也没讨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