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民国之1914 > 沈阳

沈阳(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沈阳

81章

“你有什么想法?”

虽然侧脸望过去一样的无甚表情,但偶尔轻蹙的眉头还是暴露出了李月河的心境,沈七零看着都有些抱歉了。

“我的先生曾告诫过我们,他说德行远比学识更重要,你可以没有学识,但不可不修德行,厚德载物,笃行至善。品德的培育即是基础也是目的。我想我们学校的孩子至少应该具有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李月河擡眼看了看沈七零,睫毛轻敛,点点头,“那就明天早晨大家碰个头,商量一下,我们几个老师给所有班都开个班会,好好交代一下,校长那里,明日差不多他也该回来了,等回来我会跟他说的。”

以上辈子家长会的经验,沈七零提议道,“是否要把家长也喊来,一起谈一谈?”

把家长喊来?学校并没有这个先例,“开班会时先征求一下同学们的意见。”

主要是李月河并不认为这些孩子的父母有时间,来着读书的孩子家里条件都不算很好,做一天工,挣一日的工钱,可能就是一家几口这几日吃用的来源。除了个别家里条件好的,大多数都耽误不起。

沈七零尊重她的意见,“那好,时间也不早了,我回去了,我们都想想明日该如何说,李老师也早些休息吧。”

离家两千公里的沈阳,除了适应东北寒冷的气候,安顿好妹妹后,孙杰就忙碌在新医院的种种事项中。

几乎天天裹着大衣奔波在医院和校舍之间。

一开始还觉得的可能会不适应,担心会水土不服,没想到自己的身体远远比料想的要好的多,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在家呆了几天后,孙安也提出给姐姐帮忙。

孙杰欣慰于妹妹能摆脱心结,也是尽一切可能引领她,发挥所学。

原本孙安就是得到孙家老爷子的真传,虽说现在中医势头被西医所压,但千百年的传统,不少老百姓还是对中医更加信服,而且她也相信,老祖宗的智慧并不会比这些外国人差到哪里去。

看着妹妹开始手不释卷,研读医书,整理药材,求疫病良方,她才放下心来。

至小她立志学医救死扶伤,也被父亲寄予厚望,加之很小就在外求学,错过了妹妹成长的关键时刻,两人总显得亲近不足,她有心弥补,可总是不得其法。她性子偏执,偏偏又凡事闷在心里,也许是年幼时在蒋家待过的缘故,挂念着蒋家那位少爷,结果不过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离开上海也好,这里虽然不及上海繁华,可也不缺吃穿,人也没了往日的忧愁善感,人看着还开朗了些,与父亲寄去电报,也能让他放下心来。

在新医院和校舍的落地上,谭玉湾的那批不断送来的医疗用品和器械着实起了大作用。

现在大小战争不断,运输不易,谭玉湾的这批医疗用品器械在上海都很珍贵,更遑论是这片与之相比医疗条件更加是稍显不足的土地上。

这批物资是晚唐晚晴他们一行人陆续到达的,等唐晚晴给张大帅说了这个惊喜后,让见多识广的张大帅都变了色,等听她说完这批物资来路后,连连点头,说不能让傅佩芳白吃这个亏,要唐晚晴准备嫁妆,怎么隆重怎么来。

只是等唐晚晴离开,房间仅剩下张大帅和少帅两父子后,张大帅沉下了脸,唐晚晴所说的缘故,他是一个字不信。

一个刚找回家的堂妹,一批不可估值的的医疗物资,在他看来没有可比性,别说是一个堂妹了,拿出这批货,他十个妹妹也能安然无恙,一个看似合理实则蹩脚的理由,让他不得不审视这位谭公子。

“你晚晴姨不是说孙大夫和这位谭公子很熟,还是她引荐过来的,你抽个空和孙大夫见个面,打听一下这个姓谭的到底什么路数。要是有必要安排人去一趟上海。另外,敬年的婚事你上上心,他身边那个华璇珠路数不正,当小的还行,正妻是绝不可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