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2 / 2)
凌晨四点,猫儿巷,沈七零从梦中惊醒,点亮了床头的灯,披上衣服来到窗前。
屋外还是漆黑一片,除了风声,周围寂静又空荡,只远处赶早市的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冷风一吹,怦怦跳动的心渐缓下来,只是想到梦里之事,仍然心有余悸,算算日子沈璟云回天津也有段时间了,也不知天津的情况到底如何了,或许他该亲自去一趟天津。
门口响起敲门声,隔着门养父的声音传进来,“阿七怎么起这么早?”
“今日醒的早了些,几点了?”
门外停了一会才回答,像是在看时间,“刚过四点。”
四点,想了想,沈七零把手伸进袖子,从床头拿起钱包,打开门,一边扣扣子,一边往外走,“爹,我出去一趟。”
“啊……这么早出去,还回来吃早饭吗?”
“您自己买点吃吧,我在外面吃。”
四点半,仅仅五个小时后,沈七零又回到了魏夫人暂住的公馆。房间从外面望过去都没有灯光,大门从外面落了锁,昭示着人去楼空。
沈七零孤零零的站在街道上,站了半个小时,手脚都凉透了也没见到一个人,嘴失了血色,看着发白。
刚要扭头,正转着身子,背后传来曹曼的声音,“沈先生。”
沈七零回过头,曹曼和林远生携着夜色而来,平时精致的人,此时脚底是一双拖鞋。
林远生没有多余的话,越过沈七零来到大门口,等亲自确认过门是从外面上锁后,眼底不自觉地黯淡下去,平时像面具一样始终挂在脸上的温和地笑容被抛弃了,他看着衣衫单薄的曹曼,“我先送你回去。”
曹曼担心的问道,“阿生,你还好吗?”
林远生摇摇头,“走吧,晨间气温低,你穿的单薄,别惹上风寒。”
“嗯”
林远生,“沈先生,一起送您回去吧?”
沈七零,“不用了,我还有事,不麻烦了。”
曹曼,“那我们先回去了。”
曹曼和林远生走后,沈七零突然想到他弹钢琴的间隙有个小孩送的东西,魏鹏的离开是不是和那个东西有关。也许他是主动离开,否则以魏鹏的性格,他要是不愿意,又有谁能左右他。
从魏夫人的住处离开后,找了个街边的摊子吃早饭。
沈七零找了个挨着炉子的位置坐下,要了一碗豆花,一根油条。
有报童路过,听到叫卖声,沈七零要了一份报纸。
“老板,你这炉子里的碳能烧多久?看着和别处的不一样,一个眼一个眼的。”
“这个呀,叫蜂窝煤,便宜耐烧,一直烧着能烧三个时辰。”
“贵吗?我们刚搬来,很多东西都不明白,想找您打听打听。”
“比之前是要便宜。您可以去问问,是华实的煤,路上随便找个人都知道这个地。你要是没车,他们还能送货到家,方便的很。”
“好,等吃了早饭我去问问,劳烦您给拿两根油条,一碗豆花。”
“好嘞”
沈七零看了眼炉子旁摆着的煤球,眼底露出了浅笑,他幼时也没见过蜂窝煤,这是他工作那年,在村民家中见的。
记忆力初见时还觉得挺新奇,好好研究了一番。那段时间的工作也和它有关,那时候正是临近过年,基层就是越到假期越忙,他分了了一个任务让去包的村子挨家挨户上门检查,冬季安全取暖,防一氧化碳中毒工作。
也是这段经历,在他发现现在的煤球都是实心后,让他萌生了动手做蜂窝煤的想法,只是他和养父动手能力没有优势,弄的灰头土脸也没弄出来,最后还是他求助了连仲业,才把蜂窝煤做出来。
蜂窝煤做出来后不止他家,刘婶家也改用了蜂窝煤,后来,袁太太家,钱星小姐家……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街边的小贩,理发店,不认识的居民都用上了更便宜的蜂窝煤,他倒是突然感谢当初那段基层的经历了。
原本只是因为新奇去研究的东西,成了很多家取暖做饭的新的选择,因为便宜,一年下来也会让一个家庭节省出一些钱,也让原本因为价格止步的人变得买的起了。
也许冥冥之中,他的出现并不是毫无意义的。
手捂着豆腐脑的碗,感受着烫手的热度,等手感觉没那么凉了才放下,一手拿着油条,一手把买来的报纸摊开。
上次谭家之事,曹曼主笔一时风头无两,顾茵较着劲呢,两个人你来我往,争锋相对,《沪市生活报》也因此销量不错,谁不知道《沪市生活报》曹顾两大记者,不过以今日报纸的头条的风格,看来曹曼技输一筹。
不过他没记错,这位冯小姐应该是魏兄表哥的未婚妻,现在这又是哪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