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重生之归来望思 > 他是重生

他是重生(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臣遵旨!”卫青行了一个军礼。

刘彻扶起他:“记住,一定要秘密行事,千万不能让老太太知道!”

卫青答允,正准备离开,忽然想起卫子夫,又对刘彻道:“陛下,那阿姐她……”

“有朕在,你不用担心。”

卫青作揖道:“阿姐任性,若有冒犯陛下之处,请陛下不要同她计较。”

“你放心吧,她怀着孩子呢,朕能把她怎么样?”刘彻摆手,示意他快走。

卫青行礼道谢,又去跟卫子夫道别。

虽然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本事不小,但到底是第一次出去执行任务,卫子夫总有些不放心,叮嘱道:“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全了再行动,千万不能鲁莽知道吗?遇事多想想,多听听严大夫的意见。”

卫青点头,说道:“阿姐,我不在你身边,你自己也要多加小心,你就算不为自己想,也要替小外甥想想,多让着点陛下,他对咱们家已经够好了。”

“好,我知道了”,卫子夫第一次没跟他犟嘴,帮他整理好衣襟:“你快去吧,路上注意安全,我等你回来。”

卫青点头,出门特意挑了一匹快马,带着期门将士火速赶了回去。

一路快马加鞭回到长安,未免引起注意,卫青让期门将士潜伏在暗处,自己先进宫去调天子符节,这是容易的,有刘彻的密诏,符节令不敢不从。拿到天子符节,卫青又迫不及待地赶到了严助府上,宣读刘彻的另外一封密诏。

出兵援助东瓯,这是严助的立场,可持符节调兵……严助仔细查看了天子密诏,确认不是假诏,他看向卫青,眉头紧蹙:“汉室自立国以来,只有虎符才能调兵,从无符节调兵之先例呀,陛下这是何意?”

“陛下说闽越只是小国,不想动用虎符调郡国的军队,会稽守军足矣,让我协助你,持节去会稽调兵!”卫青说。

严助看了一眼天子符节,愣愣地问:“这东西……能调兵吗?”

“严大夫这是在质疑陛下的威信?”卫青反问。

“不敢不敢”,严助赶忙朝符节作揖,收下密诏想了想,又对卫青道:“这样,容我稍作准备,明儿一早,咱们在城门口集合,一起前往会稽。”

卫青应允,出了严府自己也回了一趟家,把找到姐姐的事情跟家里说了,殚精竭虑了半年,一家人总算可以放心了。

次日一早,卫青前去城门口跟严助汇合,约莫等了半个时辰才等到严助过来,身后还跟着数十名精壮的家丁。

严助道:“卫兄弟可曾听说过太宗皇帝视察细柳营的故事?”

卫青摇头。

严助讲道:“太宗皇帝在世时,匈奴进犯北部边境,太宗皇帝紧急调遣边关将士镇守防御,其中周亚夫驻守的地方就是细柳营。”

卫青听说过周亚夫,知道他曾在七国之乱中立下过不小的功勋,对他也很是仰慕,只可惜他已经不在了。

“有一次,太宗皇帝到细柳营犒劳将士,被军门的守卫都督拦了下来了,陪同的军士说是皇帝到了,你猜那都督怎么说吗?”

卫青狐疑:“怎么说?”

“都督说‘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皇帝诏命’,硬是将太宗皇帝拦在门外不让进。”

“然后呢?”

“自然是周亚夫命令他们开的门,这才让太宗皇帝进去,事后太宗还夸赞周亚夫治军严谨,提拔他做了中尉!”严助说着笑了起来,意味深长地看向卫青。

卫青听出了他话里有话,并未急着说话。

严助叹了口气,说道:“卫兄弟,你说咱们这次真能调得动会稽守军么?”

卫青答不上来,他从没有调过军,哪里知道能不能调得动?可一想起刘彻和姐姐,他觉得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

严助又道:“如果他们不听符节号令,你我又当如何?”

卫青想了想,说道:“陛下说,但凡有敢不听符节号令者,可先斩后奏!”

严助一听,正中下怀,拍着卫青的肩膀道:“好小子,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他带那么多人,就是要以防万一,跟卫青说这么多,也是想说服卫青到时候能配合他行动,没想到卫青年小小年纪,居然能和他想到一块儿去,免去了他不少口舌。

卫青没有阻止他带家丁,依旧只让期门将士暗中跟随。有了应对之策,二人都有心好好打这一仗,一路策马狂奔,奔赴会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