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8 章(2 / 2)
“还有别的吗?”
卫青略思忖了一番,接着说:“卫氏一族的荣耀显贵皆系于陛下,此生忠于陛下,忠于汉室,后辈之中陛下若有瞧得起的,必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可如果他们不成器,卫氏一族的富贵愿尽献于陛下,只求陛下留他们一命,让他们归于市井,了此一生。”
为了完成他的复仇计划,卫氏一族拿着全部的身家性命做赌注,他自是相信他的,可万一要是赌输了,遭殃的就是孩子们,决定是他做的,责任不能让孩子们来承担,他得为他们求一条活路。
前世他可没这么多牵挂,刘彻望着他,既心酸又心疼,安抚道:“你家那几个孩子都是朕看着长大的,伉儿虽比不上你和去病,但是个聪明的孩子,可以用。不疑身子差点,也不指望他干什么,把自己照顾好就行了,卫登在据儿身边也算勤勉,朕会护他们周全的,你宽心吧。”
“有陛下这几句话,臣死也瞑目了!”卫青感激稽首,热泪盈眶。
刘彻走过来双手扶起他:“卫青,朕希望你活着!”
“臣一定尽力!”卫青笑答。
计划进行到一半,他也不想就这样离开,他会努力的活下去,多活一日是一日。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陈年往事,回忆过往的峥嵘岁月,直到卫青面露疲惫之色,刘彻才让刘据亲自送他回去,为汉室呕心沥血大半辈子,他值得所有的馈赠和殊荣。
拜别父亲,刘据扶舅舅上车和他同乘,卫伉和卫登则带着人骑马在外头护卫。
马车上,刘据为舅舅烹茶,卫青看着多日不见的外甥笑问:“最近在读什么书?”
“在读谷梁”,刘据坦然回答。
卫青说:“你父亲让你学公羊,你为什么要去读谷梁?”
“闲来无事多了解一些罢了。”
“有些什么收获?”
刘据给舅舅斟了一杯茶水,说道:“相对于公羊学说,谷梁学说更加推崇礼乐教化和宗法情谊,力主仁德之治。但整体思想比较薄弱,论述也过于片面。公羊学说讲究微言大义,思想论述更为丰富,但又过分主张强权暴力,有些脱离现在的国情,不切实际。”
卫青喝了一口茶水,又问:“你父亲更推崇公羊学说,你怎么看?”
刘据想了想说:“若是按照现在的国情看,我当然更喜欢谷梁,前些年朝廷连年征战,损耗极大,这几年战事虽有减少,但国库空虚,朝廷各种赋税、天灾以及贪官酷吏的剥削不断,百姓已经吃不消了。父亲刚刚平定四方边境,百姓正是疲乏的时候,应该施以仁政休生养息,让百姓喘口气了。”
他又说:“可这并不代表父亲的主张就不对,父亲继位时内忧外患危机重重,面对的国情不同,处理的方式也就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说到底这两种学说都是治国手段,各有利弊,应该根据国情灵活运用。”
“兼听则明,不错!”卫青摸了一下外甥的头叮嘱他:“不过读谷梁一事就不要让你父亲知道了,他会不高兴的。”
刘据点点头,他知道父亲专门找董仲舒来教授他公羊学,便是希望他能和他一样推崇公羊,谷梁并不为父亲所喜。
“舅舅不能一直陪着你了”,卫青继续说:“以后行事要多加小心,遇到事情了不要慌,多揣摩你父亲的心思,知道他行事的目的,你就知道怎么应对了,别惹他生气,你娘以后就指望你了,你没有任性的资格。”
“我知道了”,刘据红了眼睛说:“舅舅说过要一直护着我的,不能食言。”
他并不知道刘彻的计划,刘彻要历练他,对他多有苛责打压,他还有一个被父亲“厌弃”的不省事的母亲,以后的困难会越来越多,而他也不能再陪着他了,卫青看着他便觉得心疼。
他不想把这些困难丢给外甥应对,也不想把家族的重担丢给姐姐去扛,他想好好活着,看到阿姐幸福美满,辅佐太子顺利继位,想看到计划完成后,所有人都好好的,这样他便死而无憾了。
然而他的身体情况并不允许,勉强坚持了三个月,元封五年七月,卫青还是熬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