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8 章(1 / 2)
第 248 章
刘据的这次禁足不同于往日,不管谁替太子求情,刘彻始终不肯放人,连新年都没让他出来过。外戚在天子的连番打压下遭受重创,这个新年过的了无生趣,椒房殿和太子宫也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相比于太子宫的冷清,齐王府可谓门庭若市,风光无限。齐王入朝听政两年,虽然不怎么管事,但因其受天子爱宠,已在朝中自成一党,天子不仅不管束,太子禁足以后,更是让他代替太子出席新年的各项庆典和祭祀,恩宠史无前例。
新年过后,卫不疑利用自己在风月场所的关系,搜集到李佳人的弟弟李季仗着齐王的恩宠在市井横行霸道,强抢民女的罪证,诸邑公主暗中联络御史大夫王卿弹劾齐王徇私包庇,为祸百姓,请天子严惩,令齐王就国。
李季前世就敢仗着李夫人的关系秽乱后宫,这一世仍旧死性不改,刘彻连审都不审,直接下令将李季赐死,死无对证之下,齐王的包庇罪自然无法坐实,只以约束亲友不利训斥了齐王几句,反倒是诸邑公主,以串联朝臣,阴谋结党为由被他赶去封地。
椒房殿内,诸邑伏在母亲的膝头痛哭:“娘,爹真的是越老越糊涂,再这样下去,据儿的太子位很快就会被齐王取而代之,您想想办法呀!”
卫子夫抱着她说:“别怕,有娘呢,你先去封地待一阵儿,等过年了娘再接你回来。”
母亲的话犹如一颗定心丸,让诸邑感觉到了希望,擡起头道:“您是已经想到办法了吗?”
“娘这么多年的皇后不是白当的!”卫子夫拿着帕子帮她擦脸。
“您是打算除掉刘闳吗?”诸邑想知道母亲有什么法子。
卫子夫捧起她的脸,叮嘱道:“你爹罚你,你要长记性,去到封地就老老实实待着,看好两个孩子,宫里的事交给娘和你弟弟,你们保护好自己。”
父亲偏心至此,就国是不可能了,齐王多活一天,据儿就多一天危险,除掉齐王是最好的法子,她相信母亲可以,知道母亲不想说,诸邑也不多问,又抱着母亲哭了起来,这个时候她不想离开长安。
石邑蹲下来劝道:“这些年咱们在长安,一直不曾出去过,就当是出去玩玩罢,你别担心,我会照顾好母亲的。”
母女三人抱着哭了一会儿,卫子夫送诸邑出椒房殿,随后把石邑叫进了寝殿,关起门来说话。
卫子夫从柜子里找出一个紫檀木匣子,拉着女儿坐在榻上:“你大姐在边境,花夷在南越,现在连昭华也去了封地,娘身边就只有你了。”
“娘”,石邑握着母亲的手安慰说:“您刚刚不是说了过年就把昭华接回来吗,想必到时候大姐也该回来了,咱们再让父亲把花夷也召入朝,咱们一家就又可以团聚了。”
事实上连她也不知道会不会有这么一天,父亲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她们一家怕是再也不可能团聚了。
“会的,他们都会回来的”,卫子夫说:“你和你姐姐妹妹都不同,性子安静沉稳,娘有几样东西要交给你。”
说着将匣子打开,拿出拿出一份诏书递给她:“这是一份空白诏书,你父亲当初允诺过我的,如果你们遇到危险了,这份诏书可以免你们无罪。”
建元四年她私逃出宫,刘彻接她回来的时她向他求了一份无罪诏书,护她和孩子平安,刘彻不知道该免她什么罪,便给了她一份加盖了天子印的空白诏书,让她有需要就自己写。
紧接着又拿出一片金书铁券交给她:“这份金书铁券也是你父亲允诺给我的,太庙的高祖牌位后面藏有备份,危急时刻也可以用它救你们的命。”
石邑愣愣地接过金书铁券,父亲日渐昏聩,他们在外面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母亲却不为所动,他们本以为母亲不为父亲所喜,无能为力,原来是早就有了准备,甚觉意外。
然而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问道:“这些都用来保护我们了,那您呢?”
“我有这个”,卫子夫晃了晃手里剩下的一份诏书,又说:“你手里的两样东西是用来救命的,用完就没了,记住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可以轻易拿出来。”
“您要干什么?”石邑心下不安:“是想杀齐王吗?”
“不是”,卫子夫看出了她的担忧,解释说:“问题不在齐王,而在于你父亲,事到如今,娘自当该去为据儿争取,万一娘有什么事,这些东西交给你,娘放心。”
“娘!”石邑立刻跪下哭了起来:“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卫子夫看着几个孩子此般煎熬,很是心疼,扶起她道:“娘是相信你能做好才跟你说这些话,我和你父亲的矛盾,我自己去解决,万一我不在你们身边,你弟弟在宫外孤立无援,只有你了,这两样东西你务必要保管好了。”
石邑明白,父亲如今蛮不讲理多少跟母亲有点关系,父母之间的矛盾,他们晚辈无可奈何,只能他们自己去处理,于是擦干眼泪说:“娘,你放心,我会保护好弟弟的。”
卫子夫将她拥进怀里,事到如今,她已经相信刘彻不会对几个孩子怎样,只是担心孩子们一时冲动做出什么出格事来,把这些交给她们以防万一。
半个月后,诸邑公主带着两个孩子前往封地,于椒房殿拜别,卫子夫照例叮嘱了几句,送走他们后,想来想去,又召了詹事入宫。
“现在连诸邑也被打发走了,估计下一个就该轮到本宫了!”卫子夫同她在水榭漫步。
诸邑只是个公主,无权无势一样受了牵连,而她这个有权有势的皇后,岂能继续高枕无忧?刘据是嫡长子,在名分上占有绝对优势,皇帝要“废太子”,必然是要动皇后的,如若不然,即便声势再大,废太子也只能是一句空文。
李梅明白这个道理,问道:“娘娘,可是需要臣……”
“你那边先不动”,卫子夫打断她:“在陛下身边安插人手不容易,让他们好好照顾陛下,不到走投无路的时候,不可轻举妄动!”
她停下来说:“找你过来,是有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