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 > 第121章 合作

第121章 合作(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121章 合作

亲自陪着徐如月做了一天的生意后, 程静淞就相信了她们家的老徐同志是没问题的,所以程静淞就不打算再过多插手老徐同志当下的事情了。

接下来的时间,好多事情都按部就班地往下走着, 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要走的路上脚踏实地。

很快,他们店铺需要的牌匾做好了,叶老师也把程静淞一直想要的形象活灵活现地画了出来。

甚至比她预想的要好很多,也精细很多。

程静淞又赶紧拿着新到手的品牌形象找了家小的印刷单位,印刷了一批宣传单。

本来, 按照程静淞的计划是等一切都准备好后, 直接搞一个宣传单发下去吸引客人就够了, 但是没想到他们家老徐同志现在的生意兴隆, 所以, 她干脆就把宣传单直接都给她了, 让她摆摊的时候给客人发一张。

当然了, 程静淞也让老彭他们四个没事儿的时候往其他地方发一发, 勉强算是做了宣传吧。

很快, 时间就赶到了今年的端午节。

他们也是在这一天正式开业了。

虽然这时候还不能舞龙舞狮搞的多大, 但是有了前期的效应,加上宣传单上有各种满减满赠等活动,所以整个一周的活动期的流量都很大,他们也赚了不少。

喜得徐如月那短时间又忙又累又开心, 甚至连晚上睡觉都能笑得出来的那种。

以至于程静淞生怕等活动期过后,客流量回缩,每天赚的没那么多了会让老徐同志难受, 她还专门给老徐同志讲了这件事, 让老徐同志有个心理准本。

哪知道他们家的老徐同志已经不是以前的老徐同志了。

见过了世面的老徐同志对着程静淞说:“我又不傻,我能不知道人家现在一窝蜂地过来咱们店买东西为了就是你说的那啥凑单活动, 这事儿说白了不就是让人觉得是在占便宜么,那有便宜的时候不占不就是傻,我都懂的,你别成天操心我了,你赶紧忙你的去吧。”

程静淞:“……”

“当初让你过来的时候,你千方百计的不愿意,借口一个又一个,现在见识到做生意的好处了,结果翻脸就不认人了,哎!”程静淞又开始摇头晃脑,唉声叹气。

徐如月立刻往她的背上给了她一下子,“给我好好说话,一天天的,没个女孩子的样子,不像话!”

徐如月这次捶的还有点重,以至于程静淞竟有些龇牙咧嘴的。

但是她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哦”一下。

不过徐如月虽然这样说,但是在接下来做生意的每一天都会和程静淞说一下当天的经营情况,问一下她的意见。

就这么的,五月渐渐过去了,老徐同志的这个老板当的也越来越顺手,并且也把货源什么都摸清楚了,加上有老彭他们四个的帮忙,基本上不需要程静淞再担心什么了。

正好这时候也到了他们这批大学生的暑假了。

之前就说了有些单位着急要人,因此今年这个暑假,学校不少专业的同学都获得的实习的机会。

程斯年也将天天往新闻社跑。

程静淞他们经济系的情况特殊一点,所以还是往特区去。

程静淞这一走就要一两个月,而程斯年也不可能天天看着徐如月,程静淞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老徐同志,就和程定坤说:“哥,我们不在家这段时间,要不你就多陪陪奶奶吧。”

程定坤点头,“好。”

和程静淞担心老徐同志一样,老徐同志也担心一个人要出远门的程静淞,然后又开启了脚不沾地的念念叨叨的模式。

哪怕程静淞和她说自己已经去过那边好几回了,而且这次去的规模比去年冬天的还要大,人还要多,但是老徐同志就是担心她一个人在外面不安全。

等程静淞要走的那一天,她还忙叨叨地给程静淞准备了很多的蛋糕奶茶以及其他一些小零食,生怕程静淞给饿着了。

程静淞就是这样带着香甜的气息到了火车站,上了火车。

有距离她比较近的就闻到了程静淞身上的味道,好奇道:“是甜蜜蜜甜品店的蛋糕和奶茶的味道,这一大早的,甜蜜蜜就开门了吗?”

“我记得他们家好像开门没那么早吧,我之前有一回过去早了,还等了好一会儿他们才开门呢,那里的老板说了,他们家东西都现做现卖,不隔夜的,所以不仅量有限,而且时间上也晚一点。”

“那程静淞你是怎么买到啊?”

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越吹月盛大,秀水路作为首都的经济繁华之处,已经是众人习惯逛街的存在了,所以学校的同学们知道那边的情况也不意外。

程静淞就把费劲吧啦带上来的东西拿出来放小桌子上,拿出自己想要的,余下的往边上推了推说:“因为甜蜜蜜是我奶奶开的,这是她一大早专门给我做的。”

同学们震惊脸,“你奶奶开的甜蜜蜜?”

程静淞点头,“对啊。”

“那我们以前过去怎么没看见你去过那边店里面呢?”同学们半真半假的抱怨道:“还有,咱奶奶开的店,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一声啊,这样我们买蛋糕和奶茶的时候也方便啊,你知不知道你们家的蛋糕和奶茶真的很难买啊?”

程静淞就说:“我要是过去的话,一般也是在后面的厨房帮忙,在前台的时候很少,估计你们错过了吧。”

“至于这说不说的,这开店也不是什么必须公告的大喜事儿,我要是专门和你们说了,这不是显得我让你们过去捧场么,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我们家的这些东西的价格也比较高,所以就没特意说。”

说着话,程静淞又指了指还在小桌子上面放着的那些蛋糕和奶茶说:“你们想吃什么自己拿,这些东西放不住,现在又热,我们还在火车上,放的越久,味道就越不好。”

虽然程静淞说的理由是成立的,但是毕竟那些东西确实不便宜,一时间,所有人都迟疑了。

还是程静淞给他们分了几个后,其他人才慢慢动手拿自己想要的。

因为奶茶都装在她随身的大杯子里面,程静淞也倒出来给每个人都分了点。

然后,程静淞就发现比起蛋糕,大家好像更喜欢奶茶。

当然也有可能是量少的原因,所以他们走在抢着喝。

等到奶茶的热闹停下来后,班里面好些同学就说:“这大热天的喝一口你们家的奶茶,感觉心情都愉快了,这要是能是冰的就更爽了。”

车上实在太闷了,很多同学也都接连附和起来。

程静淞等他们稍停了会儿后才说:“我们家也想这个问题呢,这不是现在的冰箱不好买嘛,所以我就想着借着次机会在特区转一转,看能不能买到,要是能买到的话,到时候,你们可要帮着我把冰箱运回来啊,我请你们来店里吃其他好吃的。”

同学们立马就响应了起来,一个个摩拳擦掌不说,还说一定要帮程静淞把冰箱给找到,确保她这一趟不会空手而归。

程静淞他们这边聊的热火朝天的,但也有一些人多少看不惯他们。

其中就有那个唐婉。

那些人就在一起借着讨论的名义各种贬低现在遍地开花的小摊贩,说那些人干的事低下,被人瞧不起,比不上铁饭碗。

还唧唧歪歪互相说一些千万别自甘堕落,要好好学习,然后毕业了分派一个好工作,不然到时候只能去摆地摊被人瞧不起等等的。

程静淞在他们班的声望很高。

主要是她脑子灵活,脾气也不错,更愿意在学业上帮大家的忙,所以不管是男是女都很看重她。

要不然,上一回姓沈的那事儿,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站在她那边了。

因此,当听见又有人阴阳怪气的时候,程静淞周边的同学立马就变了脸色,撸着袖子就要和他们辩上一辩。

那架势,甚至让人一位他们要打架呢。

程静淞赶紧拽住他们,说:“行了,每个人身上都长了嘴,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又没有指名道姓,你管他们呢。”

同学们虽然被程静淞拉住了,但是依旧瞪了那些人一眼,才生气的说:“虽然没指名道姓,但也指桑骂槐了。”

程静淞摇头,“我都不在乎,你们就别激动了。”

等到把所有人安排重新坐下后,程静淞又说:“还有,你们忘记我们是学什么的了,忘了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有事儿没事儿参加的各种讨论会、辩论会了?”

“你们忘记了国家现在搞改革开放,搞分田到户,鼓励个体经营的目的和意义了吗?”

每个时代都有被落下的人,尤其是当下这个还想着铁饭碗、包分配就高大上的年代。

饶是他们现在天天接手第一手资讯,亲眼看着国家的一系列变化,但是脑子转不过来弯,依旧想着所谓的旧的东西,看不见新的,不管在哪个学校读书,不管将来分到了哪个单位,也不管他们现在的身世如何、家境如何,社会关系如何,这些人最终的归宿都是成为被时代的遗忘的那一批。

尤其是他们还是学经济的,竟然还保留着那种看不起地摊经济的思想,就更加可怕了。

对于这种人,程静淞一项不觉得需要费什么心神。

同学们也顺着程静淞的话开始聊起国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政策,一时间,各种声音和论调都出来了。

没多会儿,他们这一小片区域就变成了上课的谈论现场,各种议论的声音不断。

甚至到后面又延伸到了其他的话题上,还有人在讨论特区如今的现状不知道怎么样了,是不是真的像他们之前接到的消息那样好。

然后又延伸到了买东西上面。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看不起摆地摊的,甚至有时候还能看见有些大人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都会说一些诸如:“你要是现在不听话,将来就和他们一样摆地摊被人看不起”这样的话。

但实际上,那些摆地摊的人中几乎多数,甚至也可以说是全部都巴不得这些人继续这样看不起他们呢,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闷声发大财。

所以,被人说两句怎么了?

继续说吧,最好永远看不起他们,永远不要知道他们有多赚钱才好。

而程静淞他们班的这些人也不能说多么看不起或者看得起摆地摊的。

对于他们来说,将来服从分配,当一个国家干部当然要比摆地摊好多了。

但是呢,他们也多少知道一些如今那些摆地摊的可能确实挺赚钱的。

毕竟程静淞去年就带着他们进货一般买了好多东西,而这边十块钱就能买到的衣裳,放到外面,可能就是三四十快,甚至还有可能更贵。

也就是说这中间至少有三四倍的利润在。

当然了,他们也晓得这中间肯定还要除去一些路上的、时间上的成本,有些摊贩或者单位也不可能直接来特区这边进货,所以中间会转上几道手。

但即便如此,这其中的利润也不低了。

别的不说,一件衣裳赚三四块,四五块是有可能的吧。

那一天要是卖一件出去,一个月也百十块钱了呢。

更何况现在市场的需求量这么大,根本就不可能一天只卖上一件。

当然了,这只是他们猜想的衣服买卖上的一些利润。

有可能一件衣服的利润也没有那么大,也就是一两块,但这么算下来,一个月也好几十甚至破百呢。

总之,当下买卖衣服绝对是一个利润很大行业。

其他的小摊小贩可能没有这么大的利润,但是肯定也不低。

更何况他们班里面都有了程静淞这个主动带头开店的人了。

是的。

虽然程静淞之前说甜蜜蜜是老徐同志开的,但是同学们却第一时间认定这一定是程静淞的主意。

谁让她的脑瓜子灵活呢。

更何况程静淞以前可是说过他们家的情况的,所以他们记得很清楚,程静淞的奶奶在他们村的厂里面上班,而且做的还不错。

都能把工作给辞了来开店,那就更家证明不管是开店还是当小摊小贩都是赚钱的。

甚至比一些铁饭碗赚钱。

而钱啊,就没有人不喜欢的。

尤其是当有了这么大的利润空间后,那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因此,有些人聊着聊着就试探着说到了这件事上面。

不过还是那句话,当下年代,小摊小贩还在被人看不起,所以即便他们聊这些,也都是非常含蓄的点到为止,没有人敢带头开破。

再一个也是因为他们都有些囊中羞涩。

毕竟都是学生,几乎都属于无收入群体,现在又是一次的期末,所以即便他们猜到从特区进衣服,然后去首都卖有着巨大的利益,而且他们还是直接来的源头,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比其他小摊小贩的利润更是高几倍,但是他们没什么钱!

没钱就意味着即便他们知道了这些也没什么用。

所以吧,程静淞就看着她周边的同学们的情绪从一开始的各种兴奋小眼神传递,到后来的慢慢叹气,心情失落,仿佛丧失了所有的欲望一样。

程静淞没忍住笑了起来。

一些还有精力的同学就用谴责的眼光看过来,稍稍带了点埋怨地说:“你还笑,也实在太没同情心了吧。”

程静淞就揉了揉离她比较近的女同学的脑袋。“乖哈。”

同学:“我怎们觉得你这样像是在揉狗呢?”

程静淞立刻义正词严道:“怎么会,你会觉得你是狗吗,我只是在安慰你啊。”

同学:“……”

好吧。

已经没什么心情想这些有的没的了。

但也有些人盯着程静淞欲言又止。

程静淞这个人精哪能猜不出来他们的意思,无非就是知道她有钱,想要借钱的事。

但是估摸着又知道她还要买冰箱的事,所以一时间不好开口。

于是,程静淞就笑眯眯地说:“说起来,你们也知道我这次去特区也要买冰箱呢,但是呢,我也不清楚具体的价格,所以就稍微多带了一点,估计应该会有剩下的,你们要是需要的话,我……”

说到这儿,程静淞就注意到很多人盯着她的眼神都亮了起来。

于是,程静淞就故意拉了下调子道:“我可以给你们……投资。”

所有人:“……”

嗐!

还以为是借钱呢,白高兴一场。

这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

但很快就有人想到了什么,立刻趴在桌子上往程静淞那边凑了凑,小声说:“那你先说说,你要投资多少,利润怎么分配?”

程静淞好笑地看着一瞬间又忽然凑上来的好些人头,说:“你们也太着急了,这可是在火车上。虽然咱们要做的这事儿不算是什么不好的,但是这么光明正大的谈钱也不好吧,不怕碰到小偷啊!”

众人:“……”

那倒也是。

然后,他们差不多又前后一致地说道:“那等到了特区后,我们再说。”

程静淞朝着他们比了个OK的手势。

他们这些动静都不大,声音也嗡嗡嗡的,让稍微远一点的人都听不清楚,看着就像是在说秘密。

当然了,一些心里面有那么点小小的问题的,看他们这样就觉得是在说自己。

包括之前在阴阳怪气程静淞的那一波人。

他们又叽叽喳喳阴阳了几句,但是同学们都沉浸在赚钱的事情上,心情很好,所以也就没有人搭理他们。

有些人吧,你要是不搭理她了,她也就会自感没趣了。

毕竟这些也只是同学之间的一些小龃龉,也不会真的影响到什么。

就这么的,程静淞他们在火车上晃悠着到了特区。

一回生二回熟。

虽然半年时间没来了,这边又有了更大的变化,但总算没让人像上一次一样表现的特别没有见识。

很多人都在默默打量着周围的变化,在心里面盘算着经济对他们当地的影响。

老师们有些也在打量着四周的日新月异,有的则和来接他们的人对接。

没错,他们这一回过来依旧和当地的政府单位对接了一下。

但是这一回的假期更长,也没有去年冷,而且改革开放都一年多了,各种变化实在太多,所以他们这一回不仅要和上次一样对接政府那边,还要亲自走市场进行各种实测观察。

等于就是事情更多,任务更重,而且他们班的同学还要在这个前提下准备衣裳买卖的工作。

程静淞想到这些,顿时没忍住“啧”一声,然后叹了口气。

好些人没有做买卖的经验,以为衣服随便买了就能赚到钱。

现在也确实差不多是这个理儿。

但他们面对的是首都的市场,那里的人多半都是见识过世面的,要是一些不好看的,他们才不会要呢。

到时候,那些衣裳肯定不会砸手里,但是绝对没有他们想的那样能赚钱。

所以啊,这如何挑选衣裳,也是一门学问。

更是一个体力活。

听见程静淞这样,她身边的人就好奇看过来问道:“你怎么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