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云上有你 > 作者的话

作者的话(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作者的话

到2023年8月22日,七夕,正式写完云上有你最后一章。其实半年前就写的差不多了,但是因为这半年有些忙碌,最后几章一直拖到现在才修改。

故事虽然完结了,但想说的话还有很多。

至今想想令我后悔的第一件事——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没去学法。

我妈当时给我安排的路:高考毕业后报法学,毕业后去舅舅的律所,让他带着我,或者以后给她当法务,为母效力。

十七岁的我,违抗母命,学了财经。因为我觉得他们很少陪伴我,对我不了解,不应该规划我的人生。天地浩大,我要自由地去闯荡。

就这样,我一意孤行。

等到就业的时候,摔了个大跟头。

四个字:非常后悔!

对,这就是《云上有你》中申念希读研时改读法学的原因。

后来,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遗憾走进了我的生活,于是写了人生中第一本小说。

从2022年10月28日发布第一章,至今。

故事即将终结,半纸都是我年少心跳的记忆。

喜欢他,仿佛成了我生活中一件平常的小事。

写这个故事的初衷,是记录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

想着,搁笔的那一刻,就为它画上圆满的句号了吧。

科大本在合肥,但在小说里,我把它放到了渝江市。渝江其实很明显,原型是重庆市。改地点是因为想要模糊现实,不被小说主人公发现。而之所以落地渝江,是因为李白的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还有那句著名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李白乘舟行驶在长江三峡时所写,诗中描绘的就是重庆奉节的白帝城。

渝江这座虚构的城寄托了我的心事,是我想要释怀,是我想要表达的思念。

记得转学的第一天,我出去吃饭,回来后发现我放在钱包里的50块钱被偷了。班主任不理我,说我自己没保管好。第二天,我新买的一盒笔芯也被偷了。后来,零食也被偷了。

五年级下学期,高年级转进来一群小混混,经常站在楼梯口往别人身上吐口水吐痰、轻悄悄走在别人身后喷墨水。是的,我都中招过。

严重的一次,我被打到鼻子出血,等我爬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跑远了,我只听到一阵刺耳的笑声。

对于新学校,我无比讨厌。即便他们被教育、被开除,我依然讨厌新学校,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后来老师调座位,把我调去了后排,他成了我的后桌。

当时我前面的女同学就对我很好奇,觉得这人怎么就不爱说话呢。她对我特别热情,去小卖部都要拉着我一起。我挺爱跟她玩,后来她跟我说,“你笑的时候有两个酒窝,以后多笑笑。长时间不笑,酒窝就没了。”

我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她说我可以试着跟男生也说说话,我说不敢,因为我被男生打过,鼻子出了好多血,我真的害怕我不小心惹怒他们。

偶有男生开玩笑调侃我,她会出来制止。

后来那个女生转学走了。她去了外地之后,给我室友打了个电话,让我接。后来,学校突击查寝收手机,我室友手机被收走了。

我就只跟她通了一次电话,就再也没有联系了,我真的想哭。我唯一的朋友也离开了。她的名字里有个“晴”字,她真的像个小太阳。

我又回到了从前的情绪,对谁都爱答不理,也烦后面那个叽叽喳喳的男生。

一开始,老师让我们讨论问题,我叫不上来他的名字,也就不愿意跟他说话。

我每天愁眉苦脸,但他好像每时每刻都很开心,整天在后面打闹。我在校外吃烫面和云吞面的时候经常碰见他,他抱着篮球,爽朗的笑声比面香还悠长。

他是我除了班干外,知道姓名的第一个男生。因为他不对女生开一些不恰当的玩笑,在女生这风评很好,女寝里提及频率比较高。

有一次,我在看《希腊神话》,后面不知道是哪个男生先提了一下宙斯,然后他们就热烈地讨论了起来,听着他说话,我翻到对应的故事页面,细看。

他的观点真有趣。

就那一刻吧,我觉得新学校的时光还蛮好。

新课改实行,我问他的第一道题目是数学方程,那是我第一次和他说话。他给我讲解了两遍,我没听懂,我不敢再问第三遍。他说,没听懂的话,再给我讲一遍,他很温柔。

他那群男生还挺热心肠,会主动帮女生搬桌子搬书,放假时也会帮女生把行李提进校车。鄙人有幸,被帮助过。

后来,班主任调座位,安排了两位性格活泼的女生坐我旁边,但他还是我后桌。

为了让自己合群,我鼓着勇气参加他们的课外话题讨论。后来,我成了话痨子。我们前后六个人一起讨论星座、隋唐英雄……

就在聊星座的时候,我才知道,我和他同年同月同日生……很巧的是,还有一个人按阳历算,也和我撞了生日。班里还有两位女生也是同年同月的生日,我们一班真的是很有趣!

后来,我们太能吵闹了。新学期排座位,老师把我们调开了。就剩一个他和我隔着一条过道……后来我得疹子,传染给他了……他发烧都要烧傻了……!

中考完填志愿,本计划好和同桌一起去另一所中学,一起学文科。但是填完志愿,我踏出教室的门,就遇到了他,聊了几句之后,我改了志愿。我们就这样去了同一所学校,但在不同的班级。

高一军训结束的那天傍晚,我们坐在地上唱歌。他那边不知是谁吼了一嗓子,我向那边看去。那是开学后,我第一次见到他,但仅有一个背影,我认出来了。

上了高中以后,我经常在篮球场外的亭子里看他打球,隔得挺远,但我每次都能认出他。我闺蜜问我,为什么每次吃完饭后都要走到这?

我说:这边能看晚樱。

我真的爱我闺蜜,她陪我走遍校园的角落,陪我不经意间与他擦肩而过。

一直到大学,我才招供:我是看他。

傻傻的闺蜜一直以为我只是简单的崇拜他。

我的地理不好,五次考试只及格过一次,除此之外,最高44分(正文里多加了一分,要脸)。但文理分科我最初写的是文科,后来又随他改报了理科,最终的结果也证明,跟着他走,我对了。

他是我学习的动力,他物理很好,我从50多考到80多,我很感谢他。

因为他,我比以往更爱诗词文学,也逐渐对科技、军事、体育等感兴趣,我见识到了兴趣之外的知识世界;他文采飞扬,小说写的比我好、诗也更有力量和意境、他的眼界比我宽广、做事比我有目标,有定力,有魄力。

我问他最想去哪所学校,是清华吗?

他:中科大。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缠着他,要到了他的志愿表,想跟他去同一座城市。但最终,我删掉了某校,调整了志愿,我舍不得我的分数,不敢赌感情,也不想学理工。那一刻,我想像桃花心木一样,自己去寻找水源,不再依附任何人做决定,闺蜜说我是为爱沉沦的理性派,也是一只自由鸟,挺贴切。

就如这个笔名,余即余生,寻为追寻,白:人生留白;诗人李白。

所以,分别了。就在大杨树下的公交站台,先后两辆公交,我们说了再见。

就这样,挺不甘心的,就想着要重逢。

南杭,就是南京和杭州。

我去过九次南京,那条梧桐大道我走了很多遍,最终没有等到他。但那条路的尽头一定有一位值得等待的人。

第七次准备离开南京的时候,我在公交站台遇见了一对老夫妻,老奶奶有点健忘症,但老爷爷很爱她,彼时正值深秋,疫情还未结束,沿街的梧桐叶已经泛黄,像老去的年华。我想这样的爱情真好,应该写进小说里呀,就在结尾吧。

迄今年为止,我去过二十座城市,大部分的城市里都有一座传说求姻缘很灵的寺庙。

我都去拜过,有时求姻缘,有时求事业。天赐良缘的福袋买了,但我们仍旧无缘。

旅行可以规划,但缘份无可奈何。

第二次离开杭州的时候,我在西湖边吹风,有一对白头老人抱着荷花在拍照,那一刻,我看到小说的尽头。

在这两座城市里,我看到了爱情最美的样子。所以,小说有了重逢的故事地点。

2018年的大雪很美,好像全国都在下雪,同一场雪,落到了两个城市。

我在雪地上写下了我们两个的名字,后来,雪太大了,掩盖了一切痕迹。

到了大四考研的时候,我准备跨专业考到他的学校,想和他成为校友。后来,我们上了一节就业指导课,我仔细对比了历年国省考财经专业的岗位,准备放弃考研了。

报考条件里仅限本科和本科及以上这几个字,动摇了我考研的想法。所以,我准备先考编,上岸后再去读在职研究生,这一点得到了家中同样在体制内工作家人的认可。

报完名的那天,我从图书馆里走出来,晚霞是粉紫色,我说天下之大,有缘再见,殊不知缘分早已经走到了尽头。

保研名单出来的时候,看到他的名字,我真的为他感到开心,他的人生梦想又实现了一个,我也明白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远了。

那年高考的分数差,成了我们之间永恒的距离。我们之间,永远差一个档次。

800多公里,是青春的长度。后来的秋天,江南的栾树开花了,我们都奔向了新的开始。

报完名后,第二年开春,在面试班里,我遇见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老师是体制内辞职到机构讲课的,我们都很好奇,他为什么要离开。

老师说,等你们独自扛起家庭重担的时候,就会明白,有些东西不得不舍弃。比如想带孩子到省会上学,想给生病的家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城市很重要,钱也很重要。

他希望我们永远不要有体会那些事情的一天,能够一举去到喜欢的城市。

我想到了考研的那时候,那个因为身体而弃考的女孩子,这世上的意外太多了。长大后,会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就像某年某天,我和他聊天,有些心事逐渐明了释怀。没有挑明,只是在畅谈未来,我明白我们相距甚远,我不可能再追上他的脚步了。

他心向北,吾意往南。多年来,一直如此。可高中时,我说的是,我也想去北京发展,希望以后能在北京遇见老同学。

扬意硕士毕业论文致谢里的小短诗,是我那年写给好朋友们的毕业祝福,当然他也是朋友,仅是朋友,未敢有多余的妄想。

申念希投稿的那首小短诗,也是我藏在心里的告别话。

我的人生中有过停滞阶段(与小说中申、景的经历不同,只是一度迷茫受挫,长达两年,遭遇了很多意外事情,很多计划被迫打乱,一事无成,整个人状态非常差,身体也不好,那段时间我爱上了绒花,就通过做手工缓解焦虑和压力)

某天我梦到他,我们坐在白桦树下看云看书,我们之间的距离恰有一条过道那么宽。

他说:我决心要留在西部支教了,两千公里,太远了,以后就别来看我了。回去的路上记得留意沿途的风景,你一定要坚持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啊!

我问他:你会留在西北结婚吗?

他:是啊。

我:不去北京了?

他:嗯。

西北的风光是高尚的,他的梦想会在大西北的土地上发光。而我没有为爱立足西北的勇气,哪怕只是短暂的几年。希望他一世成功,常逢欣喜,永遇诚挚。

时隔一年,故人再次入梦,梦中的他是十八岁时的模样,那一刻忽觉,我们已经好久不见了啊,从高考毕业后就没有遇见了。

以前只是觉得,走向他的那条路,好长好远,现在才发现,我们之间已经没有“阡陌相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