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牵连旁人(1 / 2)
第109章 牵连旁人
待百姓们前去扎驻雨棚, 穆苏继续审视四周环境:“治水须顺水性,水势如此之大,我们只能疏通河道,拓宽峡口, 使其顺水性而下, 注入海中;再行修筑堤坝之事。”
“穆大人言之有理, 不知该如何去疏通呢?”张知府看向面前的护城河,此前他率一众捕快和士兵前来抢修堤坝,欲阻拦洪水入城, 不料水势太猛还白白葬送了几人性命。
“张知府可看见河中有许多积物?”穆苏指向河中几处。
张知府顺着穆苏手指之处看去,只见一些木制家具、钉耙、衣物等等杂物漂浮在河水之上, 形成堆积:“看见了, 那想必是上流遭受水患之难的地方冲下来的。”
“那众位大人看这些积物附近水势是否受阻?”
“确实受阻!”
“确实受阻!”
众泰安府官员纷纷点头。
“这些大型积物便是阻挡河水的障碍, 若欲洪水不侵入泰安府城,注入海中,需得清除;趁着雨势小时,或可派些水性较好的人潜入水中将这些杂物清除到岸上来, 还可作御水之堤坝。”
“河水如此湍急,遣人下去会不会隐患, 还是三思为好。”
“百姓们想来也不愿意。”
“此事须得慎重考量才是。”
“此时确实需要慎重考量,一要挑选时机, 要选雨势最小时才可下水;二要挑选水性极好的人;三要做好万全之策,取三根绳索系于下水之人身上,岸上之人将绳索拉住,若见势不对立马将人拉上来, 保证下水之人不被冲走;四要做好竹筏,并在竹筏之上同样系好绳索, 下水之人将杂物统统弄到竹筏之上,再有岸上之人将竹筏拉直岸边。”穆苏一口气说完,只见在场众泰安府官员皆是双眼闪亮。
“不知此法,诸位大人觉得可行?若是可行,沿岸皆可派人依照此法,迅速将河中杂物清除干净。”
经过穆苏方才这样一番精妙的法子,众官员那里还说什么不好,只连连点头同意。
“此法甚妙!”
“此法可行。”
“若按此法,定能疏通河道。”
有了法子,行动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几日便将河中杂物清除干净,张知府反应迅速将此法书信传于辖下各县及乡镇,皆防照此法开始疏通河道。
护城河边巡视的官员们向穆苏奉承:“这几日水流果然快了不少,皆向下游而去,这多亏穆大人的计策。”
“这只是疏通河道的第一步,只是有些皮毛之效并不能解决根本,还需再接再厉。”穆苏并未对官员们的奉承十分在意。
“穆大人尽管说便是,下官等人鼎力相助。”有了穆苏此前清楚河道杂物的成功法子,官员们显然比初时信任穆苏多了。
“这第二步比之第一步难上许多,此前只是清除河面上漂浮的杂物,之后则需清除河底下的杂物,需人潜至水底将水底沉积的杂物给拉上来,或是用铁锹、铲子将河底掘深,这样河道的深度才会更长,也能蓄住更深的水;但此法仅限于这样不深的河,若是水深的河则万万不可。”
穆苏说着神色严峻起来,他自然知道张知府将他疏通河道的法子书信于辖下各县及各镇,但之前的法子无论哪里都能用,眼下这个法子却是他基于泰安府府城外的的护城河不够深而做的决定,若是旁的河深的地方用了此法,却是有性命之忧。
前两日穆苏让乔衡将两根竹竿绑在一起后,放下河中测试了何对深度,才敢用的这个法子。
“另,此法依旧用绳索将下水之人系上,同时派遣五人下去互作照应,发现一人不对,便立即扯动绳索,岸上的人便用力将五人都拉上来以保证安全。”穆苏一番完全之策,众官员听后又是一阵点头同意。
想好了法子,很快众官员便带着人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