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不愿袭爵[科举] > 第120章 三司会审

第120章 三司会审(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120章 三司会审

废世子之位一事处理妥当之后, 穆苏便走马上任大理寺寺丞。

穆苏这个从天而降的大理寺寺丞,自然也是惹得大理寺一众官员侧目;近几日,大理寺上上下下皆在议论这位六元及第的翰林院学士。

有说,这出身勋贵世家的贵人难道都是这般是视名利权势如粪土的?

有说, 孔夫子的圣贤书, 可叫这位大学士给读透了。

有说, 不知这十指不沾阳春水,不通人间疾苦的贵人到了大理寺,看见这血迹斑斑的牢房, 会不会晕厥?咱们做下官的,可还是得备着点汤药才是。

话语之间尽是嘲笑与讥讽, 毕竟谁也不喜欢一外来人抢了他们的饭碗, 且还是素来眼高于顶翰林官。

不过穆苏可不在乎这些人背后究竟是怎么非议他的, 无论如何他现任大理寺正四品寺丞,除大理寺寺卿外,便只有左右两位大理寺少卿是他的顶头上司。

官大一级压死人,尽管有种种不满, 但在这个封建等级异常森严的王朝里,他们见了自己也只有俯首行礼。

穆苏这般费尽心思前来大理寺任职, 无非是因为大理寺丞掌大庆各衙门对京城乃至地方各州府司法案件的审查。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大理寺寺丞可以查看大庆除皇室以外任何人的卷宗, 其中就包括勋贵世家得卷宗,可利用职权下搜查令,不必再经过其他衙门的审批。

如此,他便可以查看卷宗, 清楚此前在常平侯府集福堂伺候祖母的侍女、仆从等等被变卖到何地;寻到这些人之后,他便有了证人。

还可下达追查令, 派遣大理寺探卫前去尚仁堂卢大夫的祖籍盘查追问,如若属实,届时人证、物证皆有;毕竟大理寺办差比自己遣人前去追查要快捷、迅速且证据周全的多。(此处看79章显露端倪)

最要紧的还是,勋贵世家犯案一般皆是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

三司分工明确,刑部掌审案及刑罚执行,其次大理寺负责复核刑部审理的案子中的大案,譬如拟判死刑案,如若大理寺审核不允签字,那么此案便会被打回刑部重新审判;都察院掌督查刑部、大理寺办案。

说到这里便要说一下穆苏现下任职大理寺寺丞此职的关键之处,前面说到大理寺寺丞掌大庆各衙门对京城乃至地方各州府司法案件的审查。

大理寺设寺丞之位共有五人,刑部遣送大理寺的大案,五位寺丞皆要复审,并同另外四名寺丞签字画押,必须五人皆认为可过,才具有法律效力。

是而,这便是穆苏的谋划。

升至翰林院正四品侍讲学士,他主动请缨调任大理寺,翰林院到大理寺本就属暗贬,庆元帝更不会把他任职为大理寺四品以下的官。

如此便只有将他任命为大理寺寺丞,仅有此职同他翰林院正四品对等。

任职大理寺寺丞他日后处置杜氏一案时,无论她抑或是杜伯爵府有多大的权力,买通多少官员,皆不能够过他这一关。

只要他签字画押让刑部的案子复审通过,那么刑部便只有秉公执法,杜氏没有任何侥幸逃脱的机会。

这便是穆苏精心谋划布局,费尽心思,调任大理寺寺丞的目的;此前福妈妈告知他杜氏许是毒害祖母时,这个计划便在他的心中开始盘算。

第一步:升迁至翰林院正四品侍讲学士。

第二步:晋升正四品侍讲学士之时请奏废世子之位。

第三步:撤掉世子之位时请求调任大理寺,利用庆元帝因他失掉世子之位的弥补之心,借此上任大理寺寺丞。

这其中他没算到凉州府一事促成了穆家军讨伐蛮族,令他提出撤掉世子之位一事顺理成章。

这世子之位自他当初泰安府乡试之时便有过废掉的心思,那时从族长口中得知:陈大学士同当今圣上庆元帝因政见不和,君臣关系并不融洽;庆元帝主战,陈大学士主和,他便知道这世子之位要不得。(此处看43章陈大学士)

试想一个胸怀大志,想要争霸天下的君王怎会允许兵权旁落他人手中?

常平侯府的穆家军不是穆家的护身符反而是穆家的催命符,辛而穆岩平庸,官途碌碌无为,才不曾招致庆元帝谋算。

可穆岩也有一个最大的错误,那便是他想要长长久久的将穆家军的兵符握在手中,毫无眼色。

皇帝顾及先皇遗旨不能收回兵符;但朝堂纷争,杀鸡取卵的事情亦是屡见不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