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不愿袭爵[科举] > 第123章 任主考官

第123章 任主考官(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123章 任主考官

大理寺任职满一年, 穆苏调回翰林院。

初回翰林院,陈大学士一番安排将穆苏打了个措手不及。

穆苏将前往淮安府任乡试主考官!

距离他高中状元已过三载,如今正是三年一次的秋闱,而穆苏现下已经是翰林院正四品侍讲学士, 他必须得前往州府担任乡试主考官。

谁能想到三年前还在科考的人如今竟然就要担任主考官了, 真叫人唏嘘。

穆苏心中也是有些惶然, 奈何他这三年升迁速度颇快,抑或是起点颇高之缘故。

六元及第的他破例被庆元帝授为翰林院从五品侍讲,比之往年高中状元之人授职的正六品翰林院修撰高了整整一级。

后因户部之事擢升一级成为正五品侍讲, 再然后又因都盐院盐引造册一事擢升从四品侍讲学士入了朝堂,招来齐大学士的算计不得已去了泰安府治理水患。

泰安府水患一事因祸得福, 擢升正四品侍讲学士;之后凉州府探查齐大学士、周知府及马守备等人贩卖官粮, 勾结蛮族一事因他升迁过快, 不好再提。

他又借机提出废除世子之位去了大理寺,算是平调;如今回过头来一看真真是有些惊讶。

可就算他为翰林院正四品侍讲学士,必须担任一府主考官,但前往淮安府任乡试主考官未免还是有些冒险了。

不说他年岁尚轻, 入官场不过三载,难以服众;单说这淮安府可不同旁的州府, 那里可是有柏江书院,历有小国子监之称的柏江书院!

穆苏在临淮柏江书院求学如此多年, 如今竟然要以主考官之身份回归故里,还是这样一个略微有些窘迫的境地。

不禁有些烦忧,为何自己祖籍不在淮安府,而是远在千里的泰安府;这样他还可借地域回避之规矩前往其他州府。

这陈大学士真真是给他出了一个好大的难题, 穆苏不由得叹了口气。

再多旁的思绪也是没用,陈大学士下令下的急, 穆苏一两日收整行囊后就得启程淮安府。不过,虽让人有些伤神,但转念一想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此番回淮安府可在祖父、祖母家中住上好一段时日,祖孙三人也有两年未见了。此前孩子满月酒,路途遥远、舟车劳顿穆苏也曾家书送至临淮再三告知祖父、祖母不必前来。

两位老人颇有些愧疚,不曾前来看看重孙,孙媳妇独自坐月子;奈何确实年迈,身子骨招架不住。

想到能回临淮,穆苏心中愁绪也抛诸脑后,迫不及待回了常平侯府告知章南絮此等好消息。

夫妻二人相商,带着孩子一同回临淮;如今孩子已经半岁,不似刚出生时那般娇弱,且此行乃是水路前往,倒也不存在陆路那般舟车劳顿,风尘仆仆。

左右孩子多觉,睡过去便是。

两日后,夫妻二人将常平侯府托付给穆柔疏后便启程前往临淮。

临淮城

三年一次的秋闱致使各地学子纷至沓来,临淮城近日人来人往,各大客栈住满了科考的学子。

城中近来随处可见各茶肆、酒楼、客栈、凉亭等地坐满了学子,他们吟诗作赋,探讨学问,其间谈及最多的便是此次乡试主考官。

“诸位兄台可知,此次咱们淮安府的主考官乃是三年前六元及第的翰林院正四品侍讲学士穆大人!”一学子微微额首,压低声音将这大消息传至其余学子耳中。

此等消息,即将乡试的学子们自然是无有不重视的,纷纷侧目回话:“有所耳闻。”

“真是物是人非,想三年前这位学士大人还同鄙人一同在柏江书院读书,如今人家却已是鄙人的主考官了。”那学子又一番话引得众人侧目。

旁人甚是激动:“兄台竟是柏江书院的学生,想来对穆学士定然十分熟悉,可否劳烦兄台告知穆学士青睐何等文章?”

众学子们闻言纷纷附和,往年主考官大多是翰林院任职已久的学士,那些大学士为官多年,邸报上大多也可见其之文采,其所做之文章自然也就被各大书肆刊印。

学子们便也能从中窥得一二主考官之脾性、喜好,以便科考之时投其所好做文章,如此榜上有名的几率略大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