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2 / 2)
这让他心慌起来。
他如果不能知道勤政殿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就没有办法挽救,只能被动地等着被宣诏,他不喜欢这种感觉。
他在屋子里不安地转着圈,直到卓江进来。
“怎么样,有消息了吗?”
卓江跪在地上,摇了摇头。
“废物!一群废物!”卓雄忽然暴跳如雷,抓起桌上的东西就朝卓江扔去,“我养你们这么一群人,关键时候屁用都没有!”
他发泄了一阵,似乎累了,撑着桌沿喘着粗气,“去,继续去打听,得不到消息就都别回来了!”
卓江默默应下,起身又走了出去。
卓雄身形踉跄,颓坐在椅子上。
屋子里一片狼藉,他看着头顶的房梁,眼神一时失去了焦点。
他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明明一切都很顺利,他用哪个书生威胁洪继业,他不听,他就拦下了送给他的军饷。士兵的月饷发不上,朝廷的钦差又要去巡盐,如此一来,他没有办法,就只能向他服软。
他也确实服软了,所以他将那批军饷又给他送了回去,只要帮他填上了窟窿,那他们就成为了一条船上的人,到时候再加上郭煜这层关系,东海水师还不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可到底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卓雄仔细回想着整件事情的经过,好像问题就出在,他送还的那批军饷并没有按时到达廊州。
可他明明送出去了,为什么会没有送到呢?
看华长安查下来的结果,洪继业确实没有收到那批军饷,难道真的是路上遇到了匪患?
卓雄眉头皱得愈紧,额角传来一阵阵的刺痛。
他擡手按在太阳xue,忽然之间,想到了一个可能。
华长安回京的一路都有人暗中护送,所以圣人派庆阳军前去接应就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试探出庆阳军到底是不是背后主使,或者说是为了试探出他到底是不是背后主使。
他虽然知道,但也没有办法,只能派人前去杀人灭口。
可有一个问题,他现在才想到,那就是圣人到底是如何怀疑庆阳军,或者说,怀疑他的?
派庆阳军前去接应的前提是洪继业挪用军饷一事被查出,洪继业被抓的前提是没有及时补上挪用军饷的窟窿,而没有补上窟窿是因为那批军饷下落不明。
如果把这一切串起来,就会发现,源头就是那批没有及时送到的军饷。
如果有人故意截走了那批军饷,导致之后的这一系列事情发生,那此人一定知道他与洪继业的交易,并且和他有仇。
洪继业倒台,将他拉下水,唯一的受益者只有太子萧稷。
卓雄万般悔恨,一拳捶在了扶手上。
只要他倒了,肃王这边就会失去一个强有力的帮手以及军方的助力,这对萧稷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更何况洪继业本就有错,就算揪出了他,也只能是为民除害。
他这么想着,顿时觉得自己真是愚蠢至极,中了他们的全套。
忽然,外头有人跑了进来,他正想出口怒骂,就见那侍卫跪在地上神色慌张。
“侯爷不好了,禁军来了!”
-
禁军去带卓雄的这段时间,圣人咳嗽愈发厉害,于是便请了太医过来查看,所以当卓雄进到殿里的时候,并没有看到生人。
他看了一圈,视线落在了萧稷身上。
他正在和萧云起说话,并没有注意到他,身形高大挺拔,把另一边垂头丧气的萧桓衬得分外不堪。
萧桓倒是看到他进来了,但当他想过去的时候,却对上了萧云起冰冷的视线。他缩了下脖子,安分地站在原地。
“卓侯爷来了。”萧云起似乎刚看到他,露出惊讶的神情。
卓雄没有接他的话,而是看向了跪在殿中的两人。
常子平不敢擡头看他,洪继业倒是看了他一眼,但脸上除了厌恶还有一丝嘲讽。
他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来之前他什么都不知道,即便想到了是萧稷做的一切,但他也不可能在圣人面前将这一切推给一国储君。
常子平跪在另一边,被两个禁军看着,他根本没有办法从他那里得到半点消息。
正着急着,萧云起忽然又说话了。
“卓侯爷,你这属下还真是忠心,方才不顾一切也要将所有的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就连本王也被感动到了。”
常子平的头愈发低下去,卓雄皱着眉看了他一眼,“靖王殿下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待会儿等圣上来了,卓侯爷有什么冤情可要赶紧说,别藏着掖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面见圣上的机会了。”
卓雄被他说得云里雾里,正要继续问,忽然听到身后有内侍朗声朝里头报。
“京兆府尹蔡恒求见。”
殿中众人皆是奇怪,这京兆府尹是有什么大事非要现在求见,就连卓雄也转头看去。
过了一会儿,冯英从后头的屏风里走了出来,说把蔡恒带进来。
卓雄看着蔡恒进了殿,而后在看到他的一瞬间愣了一下,再走过来时却站在了离他格外远的地方。
冯英站在阶上问道:“蔡府尹有何事禀报?”
蔡恒咽了下口水,撩起袍角跪在了地上,“臣接到考生暴毙案亲属郭赵氏新提供的证据,能证明郭煜之死或与宁远侯卓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