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道别(加更)(1 / 2)
第128章 道别(加更)
日光落在宫墙琉璃瓦, 折射出一片灿灿日光。
溶溶暖意,雀鸟衔来细枝做窝,木槿花开得料峭艳丽。
然而, 这样的艳阳天,孟锦瑶却感受不到任何暖意, 她的身子冰凉彻骨,沿着青石板长路一步步走着。
身侧的陆缙望着她苍白的面色, 心头柔软一片,擡手同她十指交握, 试图将暖意传递给她。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待会入了殿好生安慰娘娘, 太子尚在, 国不可一日无君。”
陆缙声音喑哑,压低了几分,带着微微滞涩。
这几日他并未睡好,忙忙碌碌, 尤其眼皮困倦快要耷拉下来的时候, 总能回想起那日发生在悬崖上的那一幕。
他擡手撑着额头,让自己勉强打起精神来。
萧霂初年纪尚幼, 萧长霆跌落悬崖不知所踪, 但很大可能不会活着了。
那样崄峻的地势,摔下去粉身碎骨, 又有多大的希望生还呢?
陆缙不可能去赌那零星的可能, 再加上朝堂中的事情乱如散沙, 凭靠着萧霂初根本撑不起来, 也只能由他和姚恒二人来扛。
孟锦瑶心怀凄然, 轻轻颔首, 到了前方宫墙拐角处,便同他分开。
她一路来到谢琉霜的住处,眼看万千日光流泻而下,却没有半分温柔。
候在殿外的清月、照眠二人一眼就看到孟锦瑶过来,连忙上前低声说道:“陆夫人,娘娘方才将将睡下。”
这意思便是不好进去通禀打扰。
自从那日悬崖之事发生,谢琉霜好几日不曾安眠,每每闭眼总能回想到那一片染血的衣襟,还有坠入深渊的惊惧。
太医入宫看过她好几回,眼看羸弱的身子一点点衰败下去,不得不开些安神的方子。
清月则是特意寻来些檀香,将其放到鎏金香炉中点燃。
这二者交相作用,谢琉霜这才勉强有了睡意。
孟锦瑶也知这段时间风雨飘摇,不管曾经萧长霆做过什么,但是出了这么一遭,肯定难以安眠。
她摆手道:“且让她睡一会儿吧,我到便殿等她。”
清月、照眠二人将她领到便殿,一人沏上茶水,另一人则是端上糕点。
孟锦瑶饮了一口,并未用糕点,倏然出声问道:“这几日,温三公子可有入宫?”
此话一出,照眠的脸色发生微微变化,她小心翼翼往杯中续着茶水,不曾回答,支起耳朵静静听着。
倒是清月回答了孟锦瑶的问题:“温三公子并未入宫,陆夫人这般问,可是外头发生了什么?”
清月的心思敏感,总能比旁人多想一些,故而有此一问。
孟锦瑶刻意放低声音,“是夫君他想着近日朝堂不大太平,单单凭借他和姚大人,恐怕不能镇压住那些旧臣们因,因此想让温三公子入朝为官。”
此话一出,清月恍然大悟。
温亭书有大才,若是他能够步入朝堂,显然对于当下的局势是很大的助力。
照眠却不认同,她连忙提醒着:“陛下还未找到,当下还是先找到陛下要紧。”
她的这句话让另外二人回过神来,缄默无声。
直到外头的侍婢入殿禀告道:“陆夫人,娘娘醒了。”
清月惊愕:“这才过去一刻钟,娘娘就醒了?”
她眼底盛满浓浓的担忧之意,因为她这几日贴心照料着谢琉霜,自然知道这短短的时间根本做不到更好的休息。
然而谢琉霜都这么说了,她也没有办法,只能多上点心,等候在她身侧。
无人知晓,照眠端着茶具出了殿门,转身一拐,竟是朝着御书房的方向而去。
……
御书房内,上首无人,大臣们争执不休。
萧霂初揉着眉心,听着耳边聒噪的声音头疼欲裂,陆缙坐在一旁静静听着,不置一词。
“科举绝对不能开,即便老臣扔了头顶这乌纱帽,也绝对不允许!”
为首的那位老者在朝中有着不少亲信,因而,那些人统统都是站在他的身后,支持着他。
而他,也是这一次所有朝堂之乱中最难掰断的一根骨头。
陆缙冷眼旁观,将这些人的嘴脸一一记在心上。
萧霂初低声问陆缙道:“太傅,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我的头吵得好疼。”
陆缙眼观鼻鼻观心,淡声说道:“殿下,这不过才几日而已,今后许多的日子,你的头只会更疼。”
闻言,萧霂初眼神暗淡一片。
他低声问道:“还没有父皇的消息?”
陆缙摇了摇头,心中低低叹息着:从那般高的地方跌落,恐怕就连尸骨都不一定能找得到。
恰在此时,奕怀低头入殿,在萧霂初耳畔附耳低语。
萧霂初心神一震,竟是直接抛下其他大臣匆匆跑出殿外。
陆缙瞥了一眼他离开的方向,又忘了一眼照眠一闪而过的衣角,所有的思绪尽数收敛。
……
谢琉霜正从孟锦瑶那儿听到陆缙的打算,不得不说,叫她很是动容。
她很是明白如今的境况,以前有萧长霆在,那些老臣即便颇有微词但也不敢直接发作,眼下萧长霆还未寻到人影,那些老家伙一个跟着一个跳出来,显然要将这片风雨搅散。
“他的能力我是知道的,若是他能入朝为官,眼下的局势定能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