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时过境不迁 > 文学社

文学社(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原来是他。文章写得好,人也长得好看。”

“既生瑜何生亮。我怎么没长他那种脸!上帝到底给他关上了哪扇窗啊啊啊……”

这时一个个子中等,额前留着碎发刘海,气质文弱的男生朝凌时脚下位置努努嘴道:“估计是oney那扇窗。瞧他那鞋,肯定路边摊上买的。”

这男生说话的声音并不大,却还是被成迁和凌时听到了。

凌时倒是无所谓,古今中外多少文学家出自寒门。况且他们还是不能自力更生的年纪,莫欺少年穷啊!

成迁却冷冷扫了说话那人一眼,后者认出了他是最近无人不知的成迁大神,便立刻噤了声。

等大家都安静下来,周冬梅老师用热切的眼神看着凌时:“凌时啊,我从你的文字中看出了一种洒脱,一种力量,还有一种情愫,不知你是否愿意担任我们‘笔落’文学社的社长?”

不但学生哗然,一众语文老师们也哗然。在其中没说话的老曹也皱了皱眉。

周老师这也太偏爱了吧?直接指定了?

凌时微微一笑,直接道:“周老师,感谢您的赏识,可惜我志不在此,请另寻他人吧!”

周冬梅没想到凌时竟会拒绝,这孩子果然很有自己的想法,但自己就是喜欢他这种“洒脱不羁”的性格,便也不勉强,向其他人道:“既然凌时推脱那我也不勉强,有没有自告奋勇的?”

大家面面相觑,这么随意的吗?也不搞个选拔什么的?

此话一出,大家都分散成小团体交头接耳起来,竟没有一人答话。

凌时看了一眼成迁,看他神色淡漠,也知他意不在此,便不再多话。

突然一个小小的弱弱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凌时,你觉得我可以吗?”

是陈薇。

凌时讶异,这小姑娘勇气可嘉嘛,便说道:“可以啊,我看过你写的文章,文字功底很强,表情达意非常细腻,你可以试一试。”

“真的?”陈薇很惊喜,听到凌时的鼓励,刚想鼓起勇气举手。

“周老师,我愿意!”之前那个瞧不起凌时的男孩子举起了手,“我是高一(6)班的苏亦醒,我父母都是江苏作协的作家,这次作文比赛我获得了二等奖。”

“哦,我记得你,文采斐然,看得出阅读量很大,那么,”周冬梅环顾四周,“还有别人想争取一下吗?”

凌时看了一眼陈薇,陈薇已经放下了手,表情闷闷的。

他不会多管闲事为陈薇出头,因为机遇是要自己去抓住的。

“那么就这么定了,苏亦醒同学担任我们‘笔落’文学社的第一届社长,其他同学都是社员,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自由活动课在文学社教室召开例会,具体地点我会让各班语文老师通知到位。”周冬梅老师发完了获奖证书,就让大家回自己班参加晚自习去了。

一路回教室的路上,陈薇还有点闷闷的,拿着获奖证书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凌时和成迁倒挺开心,路过花园中央那个数学家雕像时,凌时道:“嘿成迁你知道吗?我小时候来这里玩,那时候学校的大操场还是公共体育场,我就从一个破烂的铁栅栏里钻进来,还爬到过这雕像头上去呢!”

这段话倒勾起了成迁一些模糊的回忆。

自己小时候在外婆家消暑时,似乎也来过这个学校,还和小伙伴一起玩过。但这些记忆太久远了,都随风消散了。

“那你怎么没被抓起来?”成迁看着那5米多高的雕像问道。

“哪能啊?那时候放暑假呢!也没摄像头!我在这校园里骑脚踏车横冲直撞都没人管我!”凌时笑道,“对了,对了,看那!”

凌时指着美术音乐教室那幢楼的屋顶。

“怎么?”

“那屋顶可以爬上去哦!我小时候爬上去看过星星,视野可好了!那时候还没有什么高楼,站在屋顶上可以俯瞰整个学校!”

“凌时!”陈薇终于憋不住了,在后面叫道。

凌时和成迁停下了脚步,用疑问的眼神注视着她。

“我是不是很没用?这么好的机会,明明心里很想要,就是举不起手!我太懦弱了……”陈薇说着,憋着嘴,竟然落下眼泪。

凌时和成迁对视一眼,哭了?怎么办啊?他们都不会哄女孩子。

成迁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纸巾递给了凌时,凌时剜了他一眼:给我干嘛!你自己给啊。

成迁用眼神告诉他:她叫的是你,可不是我。你去解决。

凌时又瞪了他一眼。

看着女孩子哭花的脸,凌时正色道:“陈薇,你想做文学社社长的原因是什么?”

陈薇愣住,她似乎没有想过具体原因,只是内心有个声音在不断怂恿自己。

凌时:“既然你没有想好,那说明你并不清楚这个位置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付出的代价,所以既然你都没有准备好,也谈不上错失机会吧。”

陈薇无言,咬着嘴唇不说话。

凌时缓了缓语气:“不过这次你没准备好,下次你可要把握好机会哦,我相信社长这个位置一定会换届选举的。到时候你表现突出的话,我和成迁一定会投你一票!”

凌时说完,就拉着成迁准备回教室了。摸底考试成绩应该发了,还不知道结果如何。

只留下陈薇在后头,手里紧紧攥着一包纸巾,脸上的泪也渐渐风干在夜色中。

回到教室的凌时和成迁桌上已经堆满了发下来的摸底考试试卷。

凌时翻看着,和自己预估的差不离,只是语文分数比想象得要低,竟然只有115分。一看原来60分的作文竟然只拿了40,平均分都没拿到。

作文边上还有曹老师的一句评语:少年不识愁滋味。

凌时的背僵硬了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