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女则刚32-完(1 / 2)
为女则刚32-完
姜山夫妻吃了药后,当日就有了气色,三日病就痊愈了。
痊愈后的姜山面对姜大夫妻的跪地请求,希望能让陈二放出自己的儿女。姜山冷笑,“陈二不是要让我们姜家只留一支吗?大哥这是想让我一家三口自戕?”
直接报了官,官府派人一查。原来姜大一双儿女在姜大未来亲家那里做客,哪里是被陈二绑架要挟?这件事情,陈二也参与了。姜大和陈二互相攀咬,都说对方是主谋。因姜山夫妻被救活,最后官府判了两人同罪,监十年,姜大嫂从犯,监五年。
姜阿婆知道,一下子像老了十岁。
姜山虽然心疼,但也心冷了。姜大家嘴乖,会讨好老人,姜山不怎么在家,感情不深。但亲娘偏心到如此地步,要除掉他们一家三口,他是真伤心了。从此以后,他给亲娘吃穿,有下人侍候姜阿婆,他就很少上前问候了。
姜冲远的未来岳家听说了,当即让媒婆上门来拿走了庚帖,退了两家亲事。姜冲远和姜莺莺无法在永昌城谋生,手中也无多少银两了,只得回了周口村老宅。姜阿婆心疼一对孙子孙女,但又怎么样?她年纪大了,回周口村也不能耕作了,留在永昌城三儿子家中,还有好吃好喝的。给了孙子五两银子,让他带着妹妹回家找门好亲事,再张罗妹妹的事情。
姜冲远和姜莺莺回到了周口村,面对村里人对爹娘的询问,三缄其口,只央媒婆为自己订亲。
姜冲远在永昌城见识了繁华,在三叔家吃喝都极好。回到家后,不事生产,每日只买些酒肉,郁闷喝酒。村里的闲汉勾着他赌博,没有长辈约束,姜莺莺也劝不了他。很快花光了手中的银子,又卖了家里的田产。姜莺莺见哥哥靠不住,早就央了嘴紧的媒人,嫁到远方去了。
姜冲远败光了卖田的银钱,又卖了老宅。等花光了所有的银两,这才想起妹妹,媒人收了姜莺莺的好处,没有透露半点风声。
最后姜冲远沦落成周口镇的乞丐,一路乞讨到了永昌城,还没有到姜山门口,就被别的乞丐赶走了。
县城里的牛家,祝乐又去过几趟。牛家儿子被那寡妇哥哥设了局骗了钱关进了大牢,逼老两口卖掉了房子和铺子赔。老两口只得赁了一间铺子,继续做生意。牛家儿子在大牢里熬了一年就去了,老两口听说儿子没了,也没有了精神支柱,不到三年,也相继去世了。
真是恶人还有恶人磨。
姜大伯家的事情了了,卢氏一直觉得后怕不已。就差那么一点,他们就死了。想当初在周口村的时候,怎么就觉得姜大嫂是好人?还听她的话,要将女儿嫁到县城里去?还好丈夫阻止她了。
太可怕了!
这一家人终于走了!卢氏安下心来。女儿还有一个月就要出嫁了,她要再理一理嫁妆单子。这不理不知道,女儿什么时候又买了一个庄子了?还有,原来,离家不远的那家医馆也是女儿的产业……不由的感叹,将军夫人真的对凤娘太好了,悄悄送这么多东西给她,就是为了让她能风光地出嫁。有这么好的婆婆,想来,到了将军府,女儿也不会被为难的。
凤娘上辈子是做了什么好事?竟能得如此好的姻缘。
两家的亲事很低调。倒不是将军府不想隆重,而是杜谨言告诉爹娘,他们把钱省下来,刚买的田庄需要很多人手,还需添置更多的东西。
婚后,祝乐拒绝了将军夫人引她到贵人圈子的好意。她好友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三年建设一个田庄是初步梦想。
两年半的时间,春天到了,田庄后面的山上,最先是桃花开了,蜜蜂满山的飞来飞去。
“秋桑,今年蜂蜜能有三十箱吧?”李管事数了数地上的蜂箱,高兴地问道。
“那可不止,让姚木匠赶紧先做蜂箱。东家说了,到今年秋天,我们争取养一百箱蜂蜜。”秋桑在一旁说道,“还有,李管事,新的庄子,今年秋天就要开始种果树了。东家问你,果树苗到时可要准备好!”
“秋总管,你放心。张果匠从去年开始就在育苗了,到今年秋天也是两年苗了,怎么也能种了。”李管事笑眯眯地说道。
“李管事,你可要用心了。东家说了,等你再管上两个庄子,就送你个永昌城的院子。”秋桑道。
“东家真的这么说?”李管事惊讶得合不拢嘴。
秋桑瞪他,“东家什么时候打过诳语了?”
李管事闭嘴,这倒也是,东家想来说到做到,做得最好!
下午,李管事提着一篮子野菌,经过庄子里的学堂。里面传来郎朗的读书声,他站在墙根下听了一阵,从中分辨自己孙子的读书声。
真好啊!田庄里六岁以上的娃儿都到学堂里认字读书去了,自己的四个孙子孙女也在。不求他们有多大出息,能认字就好识数就好。在庄子里好歹能算好工分,或者在东家的店铺里当个账房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