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安镇(1 / 2)
良安镇
银鞍照白马,司南苑门外,一俊美公子飞速跳上马,疾驰而去,庆南承安排延吉随妤冬一起去黑市调查是否有人来办小孩的假户籍,自己则快马扬鞭地赶去了良安镇。
里长唐兴贵见公子承前来,喜出望外。之前他拖了多少关系,舍了多少钱财也没见到公子承一面。
他逢迎而上,生怕慢了半步,狗腿似的,双手去接公子承手中的马鞭,公子承并未搭理,他又吩咐下人赶紧将马迁到马厩细细喂养。
“公子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啊,还请公子见谅。”
“别废话,人呢?”公子承并不理会他的恭迎,而是大步地往院子里走。
唐兴贵需提着袍子小跑着,才勉强跟得上他。听他是来寻人,便以为是公子承听说了有刁民夜闯他里长府,而赶来为他作主,心中虽意外,难不成是自家侄儿靠着郡尉李冉的面子,也巴结上了公子承?不疑有他,心中万分窃喜,他赶忙叫着委屈,上前告状:“公子啊,下官委屈啊。下官刚到良安镇上任不足一月,这底下的刁民全然不把下官当回事儿,居然被外来人教唆着,夜闯下官府邸不说,还想动武,简直不把朝廷威严当回事”。
公子承哪里有心思听他说,一进院门,就瞧见空落落的院子里,只剩下一个期期艾艾的中年妇女,几个瘦弱的丫鬟收拾着满园的狼藉。
“我问你人呢!”他拎着唐兴贵的领子,厉声问道,显然对他失去耐心。
唐兴贵被吓住,急忙回答:“他们,他们都去山上找人了”。
公子承随即转身,半点不多停留,唐兴贵还分不清状况,跟在后面,讨着好:“公子,那期鸣山上多有飞鸟爬虫,您贵胄之身,还是不要去了吧”。
公子承将手中马鞭一扬,噼啪一声打在他近身处的空地上,只一个眼神,便吓得唐兴贵双腿哆嗦。他毫不怀疑,公子承刚那一鞭是想要打在自己身上的。
寻人的队伍,上下形成合围后,却还是一无所获,反而还丢了一个王端端,他们回到那棵黄果树下,如愁云笼罩,都不肯回去。
“这可怎么办啊?元元没找到,王姑娘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她那么大个姑娘,应当会无事的吧。”
“可这人牙子,是不是也好贩卖漂亮姑娘?”
“别胡说!”
.......
众人叽叽喳喳围成一团。
啸啸马鸣,惊得众人回头,便看见一名丰神俊朗的郎君,坐在一匹高大健硕的汗血马之上,马匹强劲的肌肉将那公子称得更具威严,他目光里没有任何情绪,扫视一圈后,问到:“她呢?”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可他们中,少了的便只有先前领头的姑娘,那他问起的自然也很有可能是她了。
一个先前和王端端分为一组的皮肤黝黑的青年上前答到:“郎君可是问的王姑娘?”
“她为何没和你们在一起?”这话里的审视和质疑,让青年有些头皮发麻。
但他还是照实说了:“王姑娘和我们在迷雾中走散了,现在,现在还没有下山”。
果不其然,骏马上的公子承一听,脸色骤变,问:“在何处走散的?”
“我,我带你去”,青年自告奋勇,他本来也为王端端走失而愧疚,心头想着或许这位郎君能够将她找回来。
~
这边,王端端的双手被捆缚,却还得被莲生驱使着走山路,她在心中骂道:“真是长着一张菩萨脸,却是一颗蛇蝎心。要哪天落我手里,看我不抽经扒皮,放大火油锅里炸”。
“骂我什么呢?”莲生在他们身后,悠哉悠哉地走。
他们等寻人的部队都下了山才现身,这期鸣山于他而言简直如困鸟归林,鲸回大海,躲藏起来简直游刃有余。
元元手上的绳子转移到了王端端身上,莲生也不再限制他,可却让元元牵着王端端的绳子,他说:“哥哥教你一课,这位姐姐是来救你的,可你若想要自由,便也可以牺牲她来交换,总归,自己的利益第一”。
王端端啐了一口,这莲生简直比她以为的还要疯狂、偏执,奈何她被蒙着嘴,无法反驳,只能拼命摇着头,告诉元元不要听信。
元元自然是懵的,可捆了一晚上的绳子终于解了,他还是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