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2 / 2)
云吉见众人默不作声,便咳了咳,说出自己的意见道:“殿下,锦王殿下,微臣确实没什么高见,不过微臣觉得,我们是不是先交流一下各个军队的训练策略,平时用的刀剑,各自用过什么方式作战……方便我们了解彼此,我们这些人之间,只有梁将军与雷将军并肩作战过,其他人都是初次合作。”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宣瑛立刻表示赞同道:“本王赞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众人也纷纷附和。
宣帆虽没有得出如何作战,却得到为作战而准备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也不由得舒展眉头。
他看向几位将军道:“既然如此,几位将军不如就早点互相磨合磨合吧。”
将军们领旨走了。
宣帆喊住梁文华、雷晨与云吉,道:“梁将军、雷将军、云将军,你们暂且留下。本宫有要事需要请教你们。”
三人只得留下,只是梁文华与雷晨看对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中间坐着的云吉很尴尬。
宣帆望向宣瑛,道:“阿瑛,你有话就直说吧,现在在座的都是我们自己人。”
刚刚坐在这里的将军幕僚有一些是吴州本地的官员,有一些是各将领带来的副将,更有一些是地方名士或带兵的将军,他们想要抓住机会支持太子而谋取一份利……
人太多太杂,且并非人人可信。
宣瑛点点头,道:“本王确实有一个决策,但会剑走偏锋。”
梁文华在龚州与宣瑛一起处置过龚州事件,对宣瑛无比信服,道:“锦王殿下,您究竟有何良策,不说出来我们也不知道啊?”
宣瑛望着众人,道:“本王建议这一杖直接开打。”
雷晨蹙眉:“殿下,这样会不会不妥?”
梁文华前所未有的与雷晨意见一致:“是啊,对方那十万都是精锐,若不商量个万全之策,我们铁定输。”
因赞同了雷晨,雷晨得意洋洋哼了一声。
梁文华也阴阳怪气哼了一声。
各自哼的扭头朝着对方相反的方向。
现在就呈现出这两人拿着后脑勺对着中间的云吉。
云吉如坐针毡,发誓下次就算跟狗坐一起,也不跟这两人坐一起。
宣瑛掷地有声:“我们就是要输给对方,而且不是一次,是多次。”
众人:你怕不是对方派来的细作吧。
宣帆也不知宣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道:“阿瑛,打仗不求赢,而求输,这是何意?闻所未闻。”
祁丹椹温声解释:“太子殿下,锦王殿下打的这一杖打的是人心,不是输赢。”
宣瑛冲着祁丹椹投来毫不掩饰爱恋的目光:“丹椹果然是本王的知心人。”
众人不解:“人心?”
宣瑛点头:“对,人心,我们输的战争,对方输的是人心。”
宣瑛仔细同众人说道:“世家众家族其实是非常惧怕不满宣瑜的,他们对宣瑜的顺从,更多来自于害怕畏惧,所以不得不屈服。宣瑜不像魏信那样,是全心全意维护世家之权,世家对魏信畏惧服从的同时,还有对魏信的信服依赖,魏信是一代枭雄,可以说,没有魏信,就没有世家的今天。”
“可宣瑜不一样,这群世家在他眼里,宛若牛羊狗,他不在乎任何世家的利益,因而这群世家活在一个疯子的淫|威下。试问历朝历代,哪个暴君能长久?世家不满宣瑜,但碍于魏信,他们不得不听从宣瑜。可一旦魏信百年之后呢,这些世家能一辈子战战兢兢活在提心吊胆中吗?”
“更何况这些世家们绝非善茬,魏家那些子弟驾驭不了他们,能驾驭他们的宣瑜,让他们畏惧,产生反抗心理,所以这些世家们也不得不提前寻找后路。现在领军而来的是几个世家杰出的才俊,都是世家中的佼佼者。”
“所以我们要输给这些人,助长世家的火焰,魏临输给我们,而我们在世家子弟面前节节败退,那么这些人还甘于让败军之将魏临统领他们吗?要知道他们屈居于魏家之下是因为魏信,现在魏信怕是天命快到了,所以这些世家没了让他们敬畏的人,他们还甘于让魏家骑在他们头上?”
宣帆打断宣瑛:“你如何得知魏信的天命到了?”
祁丹椹喝了口茶,道:“他发动宫变不是最好的时机,尤其是他的一枚棋子楚习就因为他急切的发动政变,而不得不变成一枚废棋。他身体快不行了,所以他想早点稳定朝局,至少在他闭眼前,他要看到皇权继续落在他们魏家手里。他太急了,暴露了他已到天命的事实。”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仿佛明白过来什么。
这些武将们虽都有勇有谋,但在边关领军,要结合天时地利人和来采取谋略。
有时他们也是别人棋盘上的棋子。
要不说这群整天在朝堂上勾心斗角的文臣心眼多呢?
有时候一句话一个表情就是一场算计,能不多吗?
就这两人,仅从魏信发动政变就推测出魏信已经天命已到的事实,也确实够大胆的。
此刻就连云吉也不由得感慨。
难怪他那傻儿子被算计得死死的。
之前见到自家儿子他毫不手软抽了儿子一顿。
如果不是那蠢东西,他现在还在幽州吃香的喝辣的。
现在看来,他下手早了。
让他儿子白挨了一顿打。
就宣瑛算计人的本事,连魏信都能算计到,他那傻儿子被忽悠得团团转真的是一点不冤枉。
宣瑛不置可否,道:“是啊,魏信快不行了,宣瑜又被世家们惧怕畏惧,魏家子弟因魏信之故向来在京都作威作福习惯了,而世家们人才辈出,谁愿意甘于人下朝不保夕?所以,现在的内乱既是我们皇家的内乱,也是世家的内乱。”
“如果我们输给了世家,那么世家的气焰必定由此高涨,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光输,我们得看清这些世家用兵的方式谋略,他们擅长的兵器,战场上的形式等等。大战之后,世家子弟打了胜杖,必定会不服魏临,以魏临刚愎自负残暴不仁的性格,他必定会夺了这些世家子弟的兵权。之后,为了证明自己,他会向我们宣战。”
“届时我们全力一击,让他一败涂地,魏临必定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错,他会暗暗责怪这些世家子弟因被夺了兵权,耿耿于怀给他使绊子。那么世家将领与魏临之间必有隔阂,将领若不合,对方必败无疑。到了此时,我们就可以制定万无一失的决策,彻底将他们十万大军铲除,直接挥军入京都。”
众人听完,纷纷沉默下来。
卢骁不由得赞同点头道:“好计策,若魏信真的病重,那么他没那么多精力镇住这些世家子弟,而六殿下让世家子弟惧怕,此时魏家与世家之间生了嫌隙,这些世家必定要为自己未来的路考虑,我们可以悄悄收买这些世家,告诉他们,一切都是魏家的罪,谋逆大罪只追究魏家,其他世家皆不追究,若有执迷不悟者,与魏家同罪。”
祁丹椹缓缓点头道:“殿下之前在战场上所有的布置,都是为我们入京策反世家做准备的。战场上失利,魏临必然不愿意担这么大的罪,他们回京后,魏临会将这一些推到世家头上,届时魏家与众世家之间必定隔阂不断,魏信与宣瑜就算知道我们的算计,也晚了。”
“魏信是天命已到之人,在世家眼里,他此刻不管做什么,只是维护魏家利益。他是世家的掌舵人,更是魏家的家主,他会先魏家后世家。而宣瑜呢,世家定然不会信任他,他们会认为这是宣瑜戏耍他们的把戏……更何况,就算此刻世家知道我们的算计又如何?”
“他们敬畏信赖的魏信已经快不行了,他死后,权力是要交给宣瑜与魏家子弟的,世家们也不得不为自己谋一条出路。相比阴晴不定的宣瑜,微臣相信世家更愿意同向来仁德的太子殿下谈判。至少跟着宣瑜,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全族被宣瑜玩完,而太子殿下与圣上只是想打压世家,并非覆灭世家。”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两相对比,他们会择良木而栖。所以,还请几位将军在战场上不要杀这几位世家子弟与魏临,留着他们回京都还有用处,他们是分裂魏家与京都世家的关键。”
众人连连说:“是。”
看着众人都没有意见,宣帆下令采取这项决策。
第三日,宣帆就向世家宣战,这一战,由宣帆与雷晨领兵。
一开始,宣帆就呈现出力有不逮,世家抓住时机,乘胜追击,宣帆败了,灰溜溜回到吴州。
第七日,第二场大战爆发,这一战,宣瑛与梁文华领兵,云吉为副将,宣瑛败北。
第七日晚上,据暗探回报,魏临在庆功宴上同几位世家将军不欢而散。
几日后,魏临向宣帆下战书。
看来与计划中完美一样。
魏临不满世家子弟居功自傲,夺走了世家的兵权,自己开始领兵。
这一战,宣帆带着雷晨、梁文华上了战场,与魏临正面交锋。
宣瑛没有上战场,而是与云吉,带领着云旗钟毅等,突击敌军营帐,烧了敌军的粮草。
这一战,世家惨败。
世家率领来的十万人,最后被杀得只剩下六万不到,被俘虏了两万人。
魏临与世家子弟只得带着这些残兵败将返回京都。
吴州到京都并不远,宣帆也率领着几万将士乘胜追击,于七月二十二日,抵达京都,驻扎在京都城外的武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