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千金想开了22(2 / 2)
杨涛此时发现,姜凌宁这是翻安排,首轮的营销工作就不能算在市场部了。立刻问道:“这个推广费用从哪里出?今年营销预算已经都安排好了。”
“杨总不用担心,之前定的营销方案不变。这是我安排客户体验,自然不会给市场部添麻烦。”姜凌宁说,“黑卡今年会推500张,到试运营前至少也能收回1千多W的现金。这些计划外多出来的现金,我先向财务部借一部分来推这个项目,到年底的时候算到度假村项目里一并结算。”
话说到这里,所有人都观察着姜董事长的反应。
而董事长就像是个旁观者,看着姜凌宁和杨涛唇枪舌剑也不言语,一副默许的姿态。
众人自然不会再提反对的意见。
而杨涛看见对方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突然心里一阵发冷,难道自己这些年在集团的事情都被发现了?
“既然提到说到钱了,那趁着集团管理层都在,我有个新项目的方案,想拿出来请大家讨论一下。”姜凌宁勾起嘴角轻轻一笑,身后的幕布上切换了新的画面,“新项目的名字叫——美好之旅,舒适千途。”
会议室内一下就安静下来了。
按照姜氏集团如今的规模和体量,只有在半年会和年会上,才会把各地分公司和酒店的负责人召回深城。
这样的总结会一般只做工作报告。
姜凌宁今天的举动一次又打破了会议的节奏,也等于向人宣告,她既不是一个守旧的人,也不是一个可以被轻松拿捏的人。
众人不说话,姜凌宁也不着急,目光淡然自若地扫过众人。
安静的氛围已经达到尴尬的饱和值时,她才开口道:“我做了个背景说明,请大家看大屏幕。”
顶灯熄灭,五分钟左右的短片很快就播完了。
等到灯光再亮起时,台下人脸上的表情可谓是多种多样。
“你们觉得怎么样?”姜凌宁笑眯眯地问大家。
众人面面相觑,都从身旁人的眼神里看到了不解。
可一直不说话也不行,终于有人率先开口打破沉默:“小姜总,你说的新项目不会是想去做民宿吧?你短片里那个连锁民宿我知道,前期投进去的钱,现在还没收回本来。”
“如果是做民宿,我也不赞同。这几年市场民宿市场看着很火爆,数量也一直在增加。”又有人举手反对,“但是从最终的财务结果看,80%的民宿最终都逃不过倒闭的宿命。”
“我也赞同蔡经理的观点,民宿个性化太强,成本可控性差,回本周期长,维护成本又高……”
接下来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发表自己看完短片后的观点。
等到众人都说得差不多了,姜凌宁点点头:“诸位果然是行业里的专家,看问题真是一针见血,所以在之后的新项目中,我们会尽量避开这些深坑。”
众人:???
我们反对,你说对?
什么情况?
“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要开民宿呀。”姜凌宁一脸无辜,“我只是给大家看看,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什么风格,我说的新方案是准备打造专属年轻人的简奢酒店,进军中档酒店市场。”
现场又一次安静了,姜凌宁还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这次是姜董事长打破了略显尴尬的气氛:“我就说你那个短片抓不住重点,不止我没看明白什么意思。你给大家解释解释。”
“好哒,爸爸。我给大家讲讲我的想法。”姜凌宁身后的幕布不知道什么时候切换成了可视化图表,“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我找团队就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做了意向统计,发现有部分客户‘标准化服务’是持保留意见的,而且数量还不少。而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即便酒店的服务从下车到离店都做到最好,他们还是觉得不符合自己的需求。而这部分用户主要是年轻人。”
“小姜总,没有酒店会让人百分百满意的。”
“这个是自然。目前姜氏集团旗下主要是做高端市场,每位员工用心努力的付出,才换来今时稳定的客户群体。所以我现在是希望大家能跳出现在的思维定式。”姜凌宁往前走了两步,两手一摊划出一米多的长度,“我们步子迈出去,重新成立一个新的品牌线,把年轻用户的市场也抓住。”
短短几句话,也说出了一些人的担忧。
虽然集团的营业额依旧在增长,但是成本的增长幅度更快,要想提高收益,那必须向其他市场拓展。
修建度假村就是一种新的尝试,而姜凌宁今天给大家提出了另一种模式。
“刚刚短片里剪辑出的民宿,都是我列举出来和我们现在经营理念不同的地方。比如鲜明的主体风格,不同城市采用不同的文化风格;比如社交情感需求,把咖啡馆、酒吧、艺术展览等元素融合在其中;还有具有“明显差异性”的体验感……”
相较于之前短短五分钟的视频,姜凌宁这次个人的讲解花了半个多小时。
身后的幕布上几百张的图片资料不断地切换,在惊到众人的同时也说明这是一套调研充分、规划完整且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不愧是小姜总,工作不到一年就能拿出这么有说服力的企划案。”集团副总孙仁带头鼓掌,“说句可能不太恰当的话,刚刚在你身上看到我年轻时候的影子。”
姜凌宁笑了:“孙总年轻时候多帅呀,你这么夸我,我会骄傲的。”
“以你的能力,可以骄傲!”孙仁和姜董事长交换了一个眼神,说道,“既然大家都在,那就现场统计一下初步意向,如果大多数人同意,我们就进入立项流程。”
不出所料,现场80%的人表示赞同。
秘书长通报了表决结果,并且定下了项目启动会议的时间。
“这个项目,小姜总准备了有好几个月吧?”孙仁似乎想到了什么,偏头看向姜凌宁,“你心里有负责人的名单吗?”
“还真的有。我在看内部考评数据的时候,发现以前市场部有个副总经理叫牛兆,连续三年在员工内部评选中口碑得票数最高,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调去江城去当驻店经理了。”
孙仁对牛兆有些印象,但依旧不解:“你想调他来负责?”
“还有袁旭,袁经理。”姜凌宁露出一个开心的表情,“我想让他们两人共同来负责新的品牌项目,为我们集团打造出一条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