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2 / 2)
她曾发誓过一定要回到他身边,
如今她也要发誓一定要把他带回来,不让他在梦境中永世轮回。
她随他去了回梦星阵,这次她早早地到了他身边,她没有宝玉,他也没有牵挂在心头的未婚妻,两个水晶般透明纯粹的灵魂,在天界里互相陪伴却举步维艰,辛苦而甜蜜。
她想这是她最不愿醒过来的梦,就这样做下去吧,一直梦到天荒地老。
然而她死在他们最情浓的时刻,一点游魂,被又带回了愁天恨海的太虚幻境,重又落进了那个反复的噩梦中。
只是,润玉,你为何要来这个梦中。
这个梦,好凶险,她对着靠近的顾景道“润玉,不要向前了,快回去!快回去!”
她声嘶力竭地喊着,猛地睁开眼,这次她没有幸运地回到王府的银红锦帐里,而是手脚被缚,扔在一个马车里。
马车在疾驰,她看不清是往哪个方向而去,只是被颠簸得几欲作呕,在她即将快要失控呕吐时,马车停了下来,车帘被掀开,黛玉迎面撞上一张邪侫的脸。
忠顺王顾东廓有一双桃花眼,五官亦称得上绝色,但偏偏这张脸,却邪气流转,令黛玉作呕,她哇哇吐着苦水。
顾东廓邪邪一笑,捏住她的下巴仔细端详“这么美的人儿,本王真还舍不得。”
他贴近她的耳边,吐气如蛇信“放心,等顾景知死了,我会好好疼你,比他一百倍地疼你。”
黛玉啐了他一口,目光恨恨地瞪着他,顾东廓抹去脸上的唾沫,目光阴森,揪住她的衣领拽下马车,一口气拎上城墙。
城墙不清面貌,只领头一人身着银袍,巍巍骑在一匹白马上,俨然是顾景知。
顾东阔取过剑架在黛玉的脖子上,狞笑道
“顾景知,你若再进一步,我便要你心爱的王妃血溅当场。”
“黛儿!!”顾景知完全没有料到黛儿会落到他们手中,他望向千山,目中又疑又怒,
“那日我派人去接她们,明明阿欢嬷嬷说王妃和太妃都在一驾马车上,怎么?那太妃她……”千山又急又懵,
顾景知咬着牙闭了闭眼,千算万算,没算到阿欢姑姑居然被收买了“太妃应无虞,我们的人在国清寺控制着,他们的目标一开始就是黛儿”
“末将该死!”千山大悔自己的粗心,愧道
“此时说这些有何用?”顾景知冷冷瞪了他一眼,面向城墙,忽然换了一副面孔,假装轻松,绕着话题与顾东廓周旋
“我一直以为今日在城头阻我之人,必是国舅大人,没想到竟是五哥你!” “皇兄素来待你不薄,竟然与外姓之人联合,谋逆兄长,毁我们的祖宗基业,坏我们的大统。五哥,你不像是个如此有什么蠢笨之人啊?你以为你今日拦住了我,邵艳华就会让你做入幕之宾?她连自己的亲夫都敢害呀,更何况你?”
顾东阔被他当众拆穿,剑收紧了紧,黛玉感到脖子一阵尖锐的疼痛,咬紧了牙关,顾东阔恶狠狠道“少废话,你就说,退还是不退?”
“王妃和太妃我早命人藏起来了。”顾景知假装轻松道“你们从别处随便找来一个女子,就想糊弄我?”
顾东阔把黛玉往前一推,拎上墙头“现在你看清了?”
他狂笑道“想不到铁血无情的煜亲王竟然是个情种,我可以听说了许多你们的事迹,听说你为了她特意把梅知府调到户部,还听说你听闻她有难,十天十夜不眼不休从北疆赶回来,千里马都骑死了六匹,今日我倒要看你这个痴情种,真,还是不真。”
“现在我只要轻轻一推,她就会掉下城墙。你是要用你的命换她的命,还是要用她的命,换你的江山,你自己定夺,我只给你半柱香的时间。”
顾东阔命人点了香,城墙上北风呼啸,香燃得飞快,顾东阔笑得极为开怀“看看,老天都不帮你!我要倒数了,是拉住她还是松开手,都由你决定”
他的手拉住黛玉背后的绳子,开始倒数。
顾景知慢慢取下头盔,顾东阔兴奋不已,命人去拿弓箭,
就在这几息之间,黛玉的意识豁然清明,那些零零散散的梦拼接成了一个完整的图景,她是幼年时即警幻仙姑从润玉那里拐走的绛珠仙草,警幻为了夺走她的仙髓,以极苦之命数熬她的绛珠泪,她在累世梦境中沉沦,每个梦都以自己的死亡结束。
只要自己死了,她就能从这个梦里解脱 ,润玉也能从这个梦里解脱。
只是,润玉,别再回到回梦星阵里,它只会以虚假的梦境来耗尽你的元神,我发誓一定要把你带回来,不让你在梦境中永世轮回。
“润玉,不要信他。一切都假的,这里是假的,回梦星阵也是假的,快回去”她迎着风喊着,趁顾东阔松开手取弓箭之时,纵身跃下城墙,顾景知看见她如蹁跹的蝴蝶般掉落在城墙下的雪地里,鲜血从天青色的衣裙下绽开。
为何?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让他看到她在自己面前死去,他的怨怒到了极点,手中长戟破空而去,得了神力般刺破顾东阔的心口。
“黛儿”他奔向那朵血色蝴蝶,抱住她,贴着她的脸,泣不成声。
黛玉神思恍惚,鲜血不停地从嘴边溢出,脸却笑着,她极力地擡手抚着他的心口,吃力地道“润玉,不要难过。我死了,这个幻境就结束了。润玉,结束后,不要去回梦星阵,回到你的真实里去,不要再去梦境里找我,我不在那些梦境里,我哪儿也没去,我一直,一直都在你这里。”
她轻拍了拍他的心口,又重复道“就在这里。”
嘉宁十二年春,下了一个月的雨的天终于复了睛,苏堤断桥边人烟兴盛,其中人烟最为稠密处,便是茶馆里的说书先生,人们已听了许多回这个话本,兴致依旧不减。说书先生说的是嘉宁十年正月里那场轩然大波——那时熹帝大病一场,不能下榻,皇后邵艳华恐熹帝传位于他的十一弟煜亲王,联合宗亲与国丈,操控禁军,逼宫熹帝传位于七岁皇子,幸在熹帝与煜亲王早有准备,煜亲王带十万将士进京驰缓,谁知邵艳华等以煜亲王妃性命相逼,令煜亲王退兵。
不料煜亲王妃贞烈忠义,自行跳下城墙解了亲王之困。煜亲王怒发冲冠,亲手诛杀叛贼头目十余人,其中有宗室王亲皇亲国戚,便连王妃的亲舅母亦在其中,京城贵家大地震,贾史王薛四大家庭轰然倒塌,皇后一族尽数夷平。平荡之后,朝中上下皆以为煜亲王铁定继任皇兄之位,谁知他却千里寻药,使熹帝起死回春,随后便独自撑一孤舟飘流而去,再无人知其去处。
有人说他疯了,有人说他死了,也有人说他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了,甚至还有一个痴人说,他已悟道飞升成仙了,信誓旦旦地称看见王妃亲迎他羽化飞升。
这时,茶馆里的众人便会朝那个信誓旦旦的痴人扔瓜子花生,那人一一接了,兜在怀里,眼睛疯亮“我说的都是真的,王妃长得可好看了,就像天上掉下来的仙女,兴许人家本来就是仙女,只是这会又回天上罢了。”
众人轰笑着,逗也逗了,笑也笑够了,纷纷散去。留下痴人坐在门槛边,看着茫茫江水和那处断桥,呜呜呀呀唱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如此一百零八回,终于有一天,痴人唱的时候,来了一个和尚
“宝玉,你又入魔障了,快跟我走,莫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