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仙朝扶摇(二)(2 / 2)
林泰安定睛一看,嘴角不由自主地抽动了一下。
那当先一人,身穿镇北将军的麒麟武官袍,正是霍骁。
而他身后紧追不舍,口中骂骂咧咧的,则是平南侯赵莽。
两人脚尖在地面之上迅疾连点,每一次落地,都让坚硬的青石板路面发出一声闷响。
他们的身形在空中拉出一道道残影,宽大的官袍被烈风鼓荡,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反而显得有些滑稽。
“老赵,你不行啊!这才几步路,就虚了?”
霍骁中气十足的嘲讽声遥遥传来。
“放你娘的屁!霍骁你个狗东西,方才绝对是偷跑了三息!”
赵莽的怒吼声紧随其后。
话音未落,两人几乎是同时抵达宫门前,双脚重重落地。
“砰!”
“砰!”
两声巨响,宫门前那足以承载千军万马的广场地面,被他们硬生生砸出两个清晰的浅坑,碎石四溅。
“我先到的!”
霍骁瞪着一双铜铃大的眼睛,脖子上青筋暴起,唾沫星子横飞。
“明明是我!我的靴尖先碰到的门槛!”
赵莽不甘示弱,伸出穿着黑麟靴的大脚,指着门槛上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划痕。
这两位在边疆跺跺脚,便能让敌国朝堂震三震的沙场猛将,此刻却像两个因为抢糖果而打架的孩童,在皇城禁地之前,吵得面红耳赤。
周围的文官们纷纷侧目,一个个憋着笑,肩膀耸动,表情扭曲,呈现出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便秘模样。
“咳!”
一声咳嗽,并不响亮,却带着一股中正平和的威压,瞬间盖过了所有的喧哗。
那股威压如同温水,无形地拂过众人,让霍骁和赵莽的争吵声戛然而止。
张文远不知何时,已经出现在了他们身后。
这位曾经枯木逢春的老尚书,此刻精神矍铄,面色红润,花白的胡须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微微飘动,竟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味道。
三年前,他是行将就木的老臣。
三年后,他已是炼气中期的修士。
“皇城禁地,百官表率,如此喧哗,成何体统!”老尚书吹胡子瞪眼,声音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霍骁与赵莽那两座铁塔般的身躯,瞬间就蔫了下去。
他们缩了缩脖子,高大的身躯竟显得有些委屈,乖巧得如同两只犯了错的鹌鹑。
“张大人教训的是。”两人异口同声,声音小得和蚊子哼哼似的。
林泰安强忍着笑意,朝着宫门走去。
“林状元,早。”
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侧响起,吏部王侍郎不知何时凑了过来,与他并肩而行。
“王大人早。”
林泰安颔首回礼。
“林状元,你那《青木诀》修炼得如何了?”
王侍郎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几分求教的诚恳与热切。
“我近来总觉得灵力运转到胸口膻中穴时,便有些滞涩,难以寸进。”
林泰安闻言,脚步微顿,略一思索,便将自己的心得说了出来,没有丝毫藏私。
“王大人,青木诀,木生于土,而丹田为土,灵力为根。”
“根若不深,则木不固。您感到滞涩,或许是根基未稳。”
“不妨试试,将灵力先行沉入丹田三寸之地,于内盘旋三周,将其凝实如种,而后再催动心法,引其沿经脉上行,或可一气呵成,顺畅许多。”
若是放在修真界,同境界中,像林泰安这种毫无保留的说出来自己的修炼心得几乎是不可能的。
修炼功法的心得与关窍,曾是比身家性命还要珍贵的东西,谁不是藏着掖着,视若珍宝,生怕被旁人学了去半分。
可如今,在这扶摇仙朝,这却成了同僚之间,最寻常不过的交流。
这一切,都源于九天玄女当初落在皇城藏经阁外,那一行至今仍在发光的金字——大道独行,不若众生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