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2 / 2)
在这里他们是一家四口,等回到宫中呢?还能像过去那样吗?
邹澎上前一步,认真问道:“你是真的愿意回去?还是被迫的?”
阿芙沉默了一会儿。
崔颖轻轻拽了一下邹澎:“邹澎!”
这不明摆着吗?还用问?
阿芙眼眸垂下:“一半一半吧,有被迫的成分在,也不是完全心不甘情不愿。”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她已然接受了回京这一现实,她不希望他们三人因为她再去得罪姬珩,而且她对他们三人心怀愧疚。
毕竟一开始主张离开皇宫的人是她,也是因为她的缘故,他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他们三人也跟着她受累折腾。
阿芙叹一口气:“你们若是不想回去,那我想办法,看能不能把你们留在永州,或者去别的地方也行。”
“不必了,家都散了,我们留下你一人算怎么回事?回京就回京,多少还有个照应。”邹澎悻悻地道。
兴德附和:“是啊,我们和主子一起,共进退。”
他原本就是主子的下人,有主子才有今天。
崔颖点头:“对,共进退。”
阿芙心里又酸又暖,不自觉红了眼眶。她佯作不经意地拭掉眼泪:“对不起,我原本真的以为我们可以在永州一辈子的……”
邹澎小声嘟囔:“你还说崔颖姑姑和兴德遇事喜欢往自己身上揽呢?你难道不是这样?这又不是你的错,你自责什么?要说道歉,应该我道歉才是。说了保护你们,也没保护成。”
“这不怪你。”阿芙忙道。
对方是皇帝,富有四海,手下高手如云,与他为敌,确实难度大。
几人不再继续刚才的话题。
邹澎问:“对了,你刚才说我们在永州有的,到京城也会有。是什么意思?”
“哦,是陛下说的。宅院、店铺、田地,都会补给我们。”
邹澎撇了撇嘴:“要他假装大方?”
但这话他也只能小声嘀咕,在亲近人面前说一说。
他隐约猜出了陛下追到这里的原因,心里感觉有些说不上来的别扭。
“咱们在乡下可有十亩地呢,都能补给咱们吗?可都是上好的水田。”兴德忧心忡忡,也有心岔开方才的话。
阿芙笑笑:“应该能吧。”
哥哥应该不会在这等小事上吝啬。
他们四人在安静处说话。
姬珩离得远,不曾上前,不过也隐约能猜出他们在说些什么。
他耐心等着,等他们结束谈话,才踱步过去,假装没看到阿芙微红的眼睛,状似随意地问:“崔颖姑姑他们和你一起回京吗?”
“嗯。”阿芙点一点头。
方才大家商量,尽量把永州这边的产业好好处理掉,换成银钱。这样的话,即便陛下不兑现承诺,他们也不至于亏得太多。
临近晌午,暗卫借了崔宅的厨房准备膳食。
阿芙心里有事,没多少食欲,还是坐下和姬珩一起用了午餐。
“吃不下吗?”姬珩注意到她没吃多少。
“嗯,不是很饿。”阿芙现在没多怕他,很自然地同他相处,“我和兴德他们商量,把这边的产业转手出去。虽说是要走,可至少得交割清楚,做到有始有终。”
姬珩略一点头:“嗯,用我帮忙吗?”
她已答应随他回京,这些细枝末节他也乐意遂她的心愿。
“现在不用,需要的时候我会跟你说的。”
阿芙他们名下的产业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当天下午,兴德和邹澎就去联系了王三爷。
王三爷惊讶极了:“好端端的,怎么要卖掉?”
“有事要进京,可能不回来了。”兴德含糊说道。
“哦,原来是要进京享福了呀。”王三爷恍然大悟,“恭喜恭喜,行,我帮你们留意。”
王三爷私心以为,崔家之所以急着搬走,多半是因为数日前和于二的龃龉。外乡人在异地扎根,本就不易。险些吃亏后心灰意冷,想搬离此地也在情理之中。
他刚放出消息去,当天傍晚就有人打听天成布庄。
布庄现在生意红火,有不少人眼馋,听说崔家要售卖,愿意出钱购买,唯恐被别人抢先。何况他们家在永州有根基,不惧怕于二。
这个布庄凝聚了兴德的心血,最终以五百五十两的价格成交。
兴德一时得意赚到了钱,一时极其不舍。
次日清早,兴德和买主一起去府衙备案。
阿芙则去杨家授课以及请辞。
虽然不是立刻就走,但得打一声招呼,让人家提前有所准备。
姬珩微微一笑:“我和你一起去吧,顺便拜访一下杨氏家主。”
——他昨晚没在客栈,就宿在崔宅的客房。
“不用了吧,我一个人就行。”阿芙下意识拒绝,又道,“哥哥,你是不是信不过我?崔颖姑姑还在这里呢,我不可能丢下她跑掉。”
“我知道,阿芙,我只是想多陪一陪你。”姬珩声音淡淡。
阿芙没再说话。
其实她很喜欢在杨家女学的这份工作,小姑娘们天真活泼,和她相处融洽。她之前也曾答应过杨九小姐,会一直教下去。可惜当时的她没料到会有今日之事。
思及此,阿芙心里颇觉不快,暗暗瞪了姬珩一眼,自我安慰:聚散总有时,或许以后她还会有其他学子。她们也会有别的更合适的夫子。
因为要同陈夫人请辞,是以这天清晨,阿芙去的很早。
行至杨家门口时,门房看到她同行的年轻男子,愣怔了一瞬:“林夫子早,这位是……”
“啊,他是我……”
阿芙口中的“兄长”二字还未说出口,姬珩就抢先道:“我是她未婚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