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皇姐为夫 > 大婚

大婚(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阿芙眼里蓄满笑意,先时的那点犹疑懊恼在一瞬间消失殆尽,冲她粲然一笑:“哥哥!”

姬珩唇角勾起,近前来执了她的手:“怎么突然过来?”

“我过来,你不高兴吗?”阿芙不去看他,只低头看两人交握的手。

两人肤色都极白,但握在一起,依然很容易能清楚地分出不同来。

“高兴。”姬珩笑笑。

此前她也曾数次主动找他,但每次找他都是有事相求。

阿芙擡头,没错过他脸上一闪而过的异色,她立刻抽手:“我是想你了,才来看你的。你要是不高兴,那我以后就不来了。”

姬珩握得紧,她没能成功抽出。

他眼眸晶亮,微微一笑,轻声道:“阿芙,你来看我,我很高兴。你是因想我而来,我更高兴。”

“嗯?”阿芙眨一眨眼睛。

姬珩心中感慨,当初他所求的不就是这些么?偏偏得不到。

然而现下他给她一定自由,如她所愿之后,她反倒也能如他所愿了,会想他,会念他,会主动找他。

阿芙微怔,继而明白他言外之意。想起前尘往事,她下巴微动,小声嘀咕:“是么?”

姬珩只是一笑,偕阿芙入内。

早有内侍奉上香茗后识趣退下。

姬珩指一指桌案上的文书:“我本打算这些看完,就出宫找你。没想到你先过来了。”

阿芙歪头一笑:“那我们算不算心有灵犀?”

姬珩喜欢“心有灵犀”这四个字,便略一颔首:“算,怎么不算呢?”

“我没打扰你处理公务吧?”

“没有。”姬珩摇头,“有件事正要同你说。”

听闻谈论事情,阿芙立刻打起精神:“什么事啊?你说。”

“过几日是母亲冥诞,我想去她墓前祭拜。”姬珩缓缓说道。

提到苏贵妃,阿芙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道熟悉的身影。

她笑意微敛,轻声道:“是该去拜拜,要我陪你一起吗?”

说起来,贵妃娘娘重新安葬后,她只对着娘娘的牌位祭拜过,还未真正到墓前去。

当年如果没有贵妃娘娘出手相助,只怕也不会有现在的她。

“嗯。”姬珩略一颔首。

姬珩复国后,遵母亲遗命,将其棺椁迁至苏园,并未将她与他生父合葬。

四月十一,苏贵妃冥诞。

阿芙事先与万夫子协商了一下,和姬珩一起前去苏园。

苏家早已败落,后来前周时期,出了个皇后。大盛时期,又出了个皇妃。

男丁们却都不太成器,如今无一人在朝中任职,更是在前几年动乱时,举家南迁,搬回乡下。

姬珩继位后,为母亲遗命,重新买回了苏园。

历来皇家陵寝多依山而建,相较而言,苏贵妃的陵墓堪称简朴。

此次祭拜,姬珩轻装简行,没带太多人。

陵园内安安静静,苏贵妃——或许该称之为太后,但阿芙仍习惯叫她贵妃娘娘——她的坟墓孤零零矗立着。

苏令生前先后伴驾两位帝王,死后却未和任何一个人合葬。

阿芙和姬珩一起,为贵妃娘娘上香、烧纸、除去坟前的些许青草。

在这里,她的心情不自觉变得沉重,一时想到贵妃娘娘充满传奇却凄苦的一生,一时想到从前贵妃娘娘对她的照拂,想到贵妃娘娘的离世。

她眼圈微红,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遗憾自己身上流淌着亲爹的血。

返回时,阿芙与姬珩同乘一辆马车。

姬珩睫羽微垂,面容沉静。

阿芙瞧了他几眼,忍不住握住他的手,声音极低:“哥哥,我在这里。”

一时之间,当前场景与旧日的一幕依稀重叠在一起。

阿芙心里恍惚了一瞬,没再松开他的手。

她想,她说和他在一起,也不都是哄人,至少此时此刻,她愿意同他相伴到老。

姬珩低低地“嗯”了一声,反握住她的手。

他视线她身上停留了一会儿,知道她心情不佳,忽然说道:“这次你来是晚辈拜见长辈,下次再来,就是儿媳拜见婆婆了。”

阿芙瞪他一眼,故意道:“也不一定,可能我明天就又来了呢。那就还是晚辈拜见长辈。”

姬珩嗤的轻笑了一声:“有什么区别么?现在天下人都知道,你是未来的皇后娘娘。”

“那也还没大婚。”阿芙小声咕哝,不过经他这么一打岔,她的心情稍稍放松一些。

阿芙将身子挪到他身边,脑袋靠在他胸前,轻声问:“哥哥,我们俩在一块,贵妃娘娘会不高兴么?我毕竟是我爹的女儿。”

她倒不觉得自己有哪里不好,只是今天突然想到她亲爹和苏贵妃之间的渊源,贵妃会不会介意她。

姬珩轻抚她的头发:“不会。母亲若是真介意这一点,当初就不会特意照拂你。”

阿芙转念一想,也是。

如果贵妃娘娘现在还活着,那该有多好。

春去秋来。

姬珩复国已一年有余,天下大定,边境平稳,百姓休养生息。

一些大臣便再次关心起陛下的子嗣问题。

皇室凋零,陛下已及冠,膝下犹虚,又无兄弟。万里江山,没有继任者可不是小事。

偏偏皇帝还拒绝了选秀,又不曾大婚。不知道他急不急,反正一些大臣为此发愁,希望陛下早日大婚。

毕竟前朝曾有先例,天家服丧,以月代年。寻常官员守孝三年,实为二十七个月。天家守孝二十七日即可。

虽说很多时候这“以月代年”专指皇帝,但没道理因为未来皇后要守孝,就让陛下一直后宫空置吧?

何况那萧氏的父亲也不是什么好人,乱臣贼子而已。为其守孝一年还不够么?

于是,不少朝臣纷纷上书,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请求陛下早日大婚,诞育皇嗣,以稳社稷,安民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