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2 / 2)
黛玉提笔写了一封信,让人给林氏送去。
姑姑说的对,有话还是要说出来,自己憋坏了,不是让那起子小人得意吗?
姜珏正值每月休沐日,姜老爷还惦记着上次的话,兴致勃勃的要趁着天气凉爽,带着一家人到外头转转去。
姜老太爷爱清静,不理他,姜老太太不耐烦,也不理他,还不许他拉着姜珏。
“阿珏好容易歇歇,你可不许去烦他!”姜老太太严厉道,“他是不敢反驳你,我知道了却饶不了你!”
姜老爷赔笑道:“娘您看,阿珏从前忙着念书,中间出去了几年,回来又忙着在衙门里办事,他那几个兄弟平时里同他也见不上几面,亲兄弟,倒生疏了,让人知道了也不好听不是,我就是想借这个机会,让他们亲近亲近。”
“哦,你还想着让阿珏和他们亲近?”姜老太太冷笑道,“我和你爹挣下这个家业,都传到了你手里,你呢?咱们不提阿琪,阿琪那是应得的。就说那两个,啊,阿瑜还罢了,好歹他娘教的他知道什么叫礼节,他也一直老实的读书,不曾惹事。”
“可你看看姜瑾,如今都成什么样子了!我看呐,再读几年书,他都要不如阿琪了!”姜老太太道,“这都是谁教出来的?还不是你非得要的那个卫氏!”
姜老爷有些讪讪:“我说过她多次,她非得不听,我也没法子了。”
姜老太太道:“你媳妇说姜瑾年纪也不小了,该搬出来自己住了,卫氏不肯,还又哭又闹的,我让你去说,怎么就没有后文了呢?”
姜老爷呐呐。
都是他的儿子,他当然也想看到姜瑾出息,看卫姨娘天天的折腾姜瑾,他这个当爹的当然也想姜瑾离了他娘,兴许能好点,可他才提了个话头,卫姨娘就哭天抢地的,嚷嚷着姜瑾要搬出去她就不活了。
姜老爷能怎么办?总不能真让卫姨娘死,于是让姜瑾搬离他娘的事只好搁下了。
姜老太太摇摇头:“你这个姨娘啊,倒知道怎么拿捏你。”
姜老爷最受不了女人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些小把戏,卫姨娘就爱用这些对付他。
姜老爷道:“回头,我让阿清去再跟她说说。”
“说什么?”姜老太太没好气道,“是说正妻欺压妾室,还是说嫡母谋害庶子啊?”
姜老爷立即不敢多话了。
前些年还好,卫姨娘尚且有些畏惧,总是不敢惹林氏的,这两年姜瑾不争气,姜琪又渐渐大了,显出几分聪明来,卫姨娘更觉得如临大敌,偶尔也敢在林氏跟前呛声了。
林氏向来是不搭理她的,只由着她闹,卫姨娘私底下便拿自己的妾室身份说话,明里暗里指摘林氏这个正妻容不下小妾庶子。
这话姜家从主子到下人都是没人信的,林氏的为人是有目共睹的,但传到人耳朵里听了没得让人恶心。
姜老爷唯唯道:“娘歇着,我……”
“你也该拿出你当爹的派头,管管姜瑾了。”姜老太太道,“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姜家子孙,他不成器,将来还不是麻烦阿珏,阿珏是长兄,往后这一家子都得落在他肩上,你这个做爹的,总不能给儿子留下一堆烂摊子吧?我跟你爹是这么对你的吗?”
姜老爷擦擦头上的汗,应道:“娘放心,我回去就管。”
姜老太太又道:“你也别想着刻意让阿珏和他这几个兄弟亲近了,都在这个家里住着,你看看阿怀,也没见阿清拉着他去找阿珏,这些年了,他俩不亲近?”
“你想的倒好,兄弟之间该多亲近,往后到底是他们兄弟相扶持的,可有谁愿意跟阿珏亲近?他们是没腿么,不知道往阿珏院里去?”姜老太太道,“你这么特意的把他们撵在一起,阿珏是长兄,一个个的还得顾着他们,哪个出点岔子,又是他的不是。不说别人,姜瑾掉一根头发,我看卫氏都要赖到阿珏身上。”
姜老爷真没想过这些,他只觉得都是他的孩子,自然该是最亲近的兄弟。然而姨娘们各有各的打算,孩子们各有各的心思,还真不是他能控制的。
他窘迫道:“是儿子想的不周全了……孙辈的事还要劳动娘费心,日后我一定好好管教他们。”
姜老太太摆摆手,道:“你有心便好。”
她是对儿子在家事上的能力不抱希望了。
姜珏都换好出门的衣裳了,谁知道没一会儿就有丫鬟来说老爷说不出去了,老太爷和老太太都不愿意出门,他们做小辈的自然该在家里孝敬老太爷、老太太。
传话的人走了,姜珏想了想,往后院姜老太太那里去了。
姜老太太就知道他会来,让丫鬟给他倒了茶,笑呵呵道:“你操什么心?你爹的儿子,让他愁去!”
姜珏笑道:“我也不想操心,但我到底是大哥,躲不过去。”一顿,“我听阿怀说,祖母和太太的意思都是想让姜瑾搬出来,只是为着卫姨娘不愿意,这事就一直拖着了。”
“可不是。”姜老太太厌烦道,“你是没见过卫氏那胡搅蛮缠的样子……”
卫姨娘是姜珏老子的姨娘,姜珏不好多说什么,一笑,道:“姜瑜比姜瑾还大两岁呢,他也该搬出来了。”
姜瑜和他娘都是老实性子,除了前几年被卫姨娘挑唆过两回,被姜老太太训斥过后便再也不敢生事了,况且姜瑜书读的也不错,家里便没人想起来姜瑜也是十五岁的半大小子了,的确不该跟着亲娘一起住了。
姜老太太道:“依我看,不只是姜瑜姜瑾,姜琳也不小了,也该出来住了,赶着今年秋闱给她寻个人家,来年她也该出嫁了,离了她娘,她也改改性子,否则将来不定把她婆家闹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