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1 / 2)
第一百四十三章
此次大捷,皇帝龙颜大悦,有功之人从上至下一一均有封赏不说,有大功的几人更是异常丰厚。
孟杨本就是侯爵,这次立了功,皇帝除了诸多赏赐,连才两岁的明哥儿都给封了个侯爵,孟杨想推拒被兴头上的皇帝挡了回去,皇后知道的时候圣旨都下了,更别提规劝皇帝的事了。
此次领赏的官员众多,其中最受人瞩目的无疑就是孟杨和姜珏,姜珏比起孟杨还要更引人注目一些,毕竟皇帝对皇后的爱重和对承恩公府的重视,一直以来天下皆知,孟杨立了功,皇帝当然要厚赏。
姜珏就不一样了,想想四年前,姜珏头一次出海回来,因着昌平侯的举荐,得了个鸿胪寺少卿的官职,他差事办的好不好的,其实很多人并不关心,只是知道皇帝觉得姜珏有能力且办事合他的心意,更交给了他别的差事,之后皇帝愈发看重姜珏,再次出访南洋更是以他为主使。
海上凶险,朝中多有不忿姜珏得皇帝看重者等着看姜珏的笑话,上次运气好就罢了,难道次次好运都能眷顾他?
然后,姜珏用实际行动告诉满朝文武大臣,他身边大概真的是有神佛庇佑的。
本来只是一次出海而已,没出成半路拐回来就算了,还阴差阳错的立下了军功?文武大臣们纷纷表示,怎么可能?
这下子,就连想因为姜珏半路返航参他的也不敢动了,毕竟东南沿海一仗打出天朝无上威严来,陛下还沉浸在喜悦中没缓过神来,谁要这时候去触陛下的霉头啊,活得不耐烦了吗?
陛下的霉头不敢碰,姜珏这个陛下如今正看重的人,他们也只敢背地里嘀咕,面上还要笑呵呵的恭贺姜珏。
往姜家送贺礼的这两日快将姜家所在的那条街堵满了,姜家所住的这所宅子还是姜家才来京城时买的,周围住的大多都是和姜家当时一样的皇商,如今姜家改换门庭,家里出了一位侯爷,他们知道的晚,心里如何想的倒在其次,送礼的步子却不慢。
不过不管再多往姜家送礼的,姜家的门房只有一句话:“我家大爷吩咐了,不收。”
此话一出,来送礼的下人回去跟自己主子一学,那些人忽然背后冒出一层冷汗。
姜珏是不是做过将给他爹送礼的人一一告到皇帝陛下跟前的事?
这事过去才两年,他们竟然就忘了?
惊出冷汗的众人急忙刹住了往姜家送礼的脚步,姜家那条街才终于安静了下来。
姜家门外头热闹,门里头也很热闹,次日姜家上下回过神来,反应过来自家大爷如今竟是侯爷了,纷纷喜得见牙不见眼的。
姜老太爷和姜老太太让人请了姜珏、黛玉到他们院里去,老太太屋子里挤满了姜家老少。
姜珏和黛玉才进屋,老太太就笑着让他们到自己身边来坐,笑吟吟道:“扰了你们小两口团聚了,只是昨天的圣旨,我和你祖父还是想听阿珏说说呢,哎哟,昨儿那一遭哟,真是喜得不知是什么好了……”
黛玉笑着哄老太太:“您孙儿给您挣了诰命夫人回来呢,祖母怎么喜都不为过的,满京城里,谁有老太太这样大的福气?”
姜老太太一手拉着一个,连声道:“好孩子好孩子……”
姜老太爷也喜,不过他还是比老太太沉稳点,问道:“阿珏在南边是做了多少事,竟能让陛下这样恩赏?”
昨日的圣旨中,皇帝已经历数了姜珏的功劳,姜老太爷年纪大了,记性不大好,今儿倒记不清楚了,只记得长孙得封侯爷了。
姜珏笑道:“一句两句话说不清楚,祖父只要知道,陛下既赏了,那自然是该得的,您只管高兴就是了。”
姜老太爷如今对长孙的话是笃信的不得了,听姜珏如此说,他笑着点头:“好好,阿珏啊,你可真是给姜家长脸啊,谁能想到咱们家还能有今日呢!”
姜老太爷和姜老太太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姜老爷和林氏也是乐呵呵的,姜老爷虽然什么都没落到,但他可是侯爷的爹了,想想这个,姜老爷就把姜珏前年走之前自己还对他爱答不理这事给忘了。
至于林氏,她可没想到,她盼着的自己儿子有出息还没等到,倒沾了继子的光,竟得了个诰命夫人!
底下的林怀、林然兄妹当然是真心为姜珏这个大哥开心的,姜琪当然也是一样。
姜瑾这两年考功名没考出名堂来,打理起姜家的生意却越来越得心应手,姜珏得了侯爵,姜瑾打心眼里高兴,毕竟姜珏是支持他接手家里的生意的,姜珏在家里说话越管用,姜瑾将来接手姜家生意的可能性越大,姜瑾能不高兴吗?
年纪最小的姜琼还不大懂,不过吴姨娘是乐开花的,她女儿将来不过得一份嫁妆嫁出去,娘家越有本事,女儿嫁的越好,将来在婆家那也是过的能更顺心。
姜家唯一不高兴的,大概就是姜瑜了。
姜瑜自小被笼罩在姜珏的阴影之下,好容易姜珏没法科举入仕让姜瑜看到了超过他的希望,转眼间姜珏就立了大功,被皇帝封了侯爵之位,一下子站在了一个姜瑜似乎永远追赶不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