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红楼]对黛玉一见不钟情后 > 第一百五十六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姜老太太见到人就满足了,听到长孙和长孙媳妇还惦记着给自己带土仪回来,乐呵呵的道:“你们一路上辛苦,还记着这个……”

姜珏和黛玉陪着老太爷和老太太说了一阵子话,无非是老人家挂念着他们在外头好不好,一路上是不是辛苦,姜珏和黛玉自然只会说好,不辛苦这样的话。

老太爷和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精神不济,今日又逢大喜,过了一会儿就有些支撑不住了,众人忙劝着老太爷和老太太歇息,他们先退下了。

姜珏和黛玉是最后走的,黛玉笑道:“明儿到孟家回来,我们还来陪祖父祖母说话。”

“好,好……”姜老太太笑着说道,“你们先歇着去,先去……”

宣平侯府的正院自修缮完毕后,还没有住过人,不过林氏很细心,常让人打扫着,又有丫鬟先将他们常用的收拾摆放好了。

是以姜珏和黛玉进到院子里时还觉得有些陌生,到了屋里却觉得熟悉了。

黛玉倒在软榻上,让人给自己捶着腿,道:“太太细心,连咱们院里的花圃都移过来了。”

说到这里,又吩咐人将给林氏和姜老爷带来的礼物送到他们院子里去。

姜珏倒了杯茶递给黛玉,笑道:“哪里是太太细心,是我走之前特意同太太说过,你瞧着高兴,该来夸我才是。”

“行,夸你,姜尚书,你真厉害。”黛玉接过茶杯来,有些敷衍,又催促道,“你快些收拾收拾,好进宫面圣,总不能让陛下干等着你。”

“唉。”姜珏叹气道,“我真想辞官了,咱们一路上游山玩水,多有意趣,这一到京城,又没有清闲日子了。”

黛玉笑道:“谁一路上没停过和二哥通信,这几年京里的事你也一直探问着,还说要辞官,我看哪,你也就是口头上的功夫,说说罢了。”

姜珏道:“既在其中,当然不能疏忽,否则……罢了,你说的对,我的确只能是说说罢了,三年五载的,咱们行万里路的打算,是不能成行了。”

黛玉急忙摆手,道:“我这才在万里路上回来,腰酸背疼的,你可别提了,如今我也不怎么想行万里路了。”

姜珏笑着上前给她揉揉腰,道:“多歇两日,有谁来见你,你都不必去见。”

黛玉自有自己的打算,并不接这话,再次催促道:“你快去,快去,我这儿不用你。”

说着,就招呼丫鬟过来给自己捶腰捶腿。

御书房的门刚被小太监推开,姜珏就听到里边传来一阵重重的咳嗽声。

姜珏心里一沉,孟杨在信里说过多次,皇后薨逝后,皇帝的身子便不如从前强健了,如今看来,何止是不强健了,简直可以说是重病缠身。

姜珏给皇帝行礼,皇帝擡手叫了起,声音也不像从前那样中气十足了。

“这几年,你在两广做的很不错,朕果然没有看错人。”皇帝话里带上了笑意,“当年朕力排众议,要你任两广总督时,朝中尚且有人不服,五年过去了,你仍旧年轻,却无人不服你来做这个吏部尚书了,可见你这几年的功绩,不只是朕满意,满朝文武,也无一人不服啊!”

“陛下交付重任于臣,臣不敢不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万幸,有陛下庇佑,臣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姜珏恭敬的说道。

皇帝咳了两声,笑道:“朕从前就和承恩公说起过这话,你年少老成,明明比孟杨还小上几岁,瞧着却比他稳重,承恩公说你是家中长子,自幼被家里寄予了厚望,难免不如孟杨一般活泼,他到底是幼子,有所依靠。从前朕还不觉得,这两年见了几次你弟弟,朕才明白,承恩公所说的确不错,姜瑜入朝时,比你当年还大几岁,却远远不如你稳重。到底是做弟弟的,有你这个哥哥在前头,他轻松不少。”

姜瑜如今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品级不高,但翰林院是个好地方,是天子近臣,再能被皇帝记住名字,可谓是前途不可限量了。

孟杨已在信中同姜珏仔细说过,姜瑜那个岳父在翰林院待了半辈子,空有学问,却不懂得学以致用,更不懂得做官,看中姜瑜除了因为他心思活泛,比自己会做官外,更是为了他身后姜珏这个宣平侯。

这几年,姜珏虽不在朝中,可朝中谁人不知,翰林院新进的庶吉士姜瑜是宣平侯、两广总督的弟弟,谁也不敢只拿他当个庶吉士看,后来散馆,姜瑜得以就在翰林院做编修,那也是翰林院掌院瞧着姜珏的面子上才把他留下来的,不然就算他有学问有能力,难道就是非留下他不可吗,旁人就没有及得上他的吗?

不过,每每有人想跟姜瑜提他那个两广总督的大哥时,姜瑜总是面色冷淡的打断别人,一副不想深谈的样子。

于是,众人便自行解读了,读书人嘛,自命清高,就算是靠着家里的门第往上爬的,那也不能直说啊,大家都懂,都懂!

而皇帝,他的话里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如果姜瑜不是姜珏的弟弟,他当然不会记住他的。

姜珏只是淡淡一笑,道:“臣自幼如此,让陛下见笑了。”

“哎,做老大的嘛,就该如此。”皇帝敛了笑,意有所指道,“朕虽不是兄弟里的老大,可有妻有子后,也知道何为责任,何为担当了。”

姜珏垂首,并不答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